第74章 凤棲梧桐(1/2)
群玉山,信宿峰,日落西山,月到天中。
陈腴早早完成了自己的修行,心神有些疲倦。
这儒家道行,看似修心不修力,真接触之后,才知道並不简单。
而后陈腴凭著玄阴驭鬼术,助姬月吐纳一些漂玉池的灵气,之后就是惯例月浴了。
陈腴都给姬月的身躯划下道来,以后她按图索驥即可。
这几天时间,两人的相处也愈加融洽,渐渐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不存在任何的各怀心思。
许久之后,月落西山,时间也来到了,二月初九。
姬月低头,去看身前摆著的剡藤。
陈腴顺著她的视线看去,无视身前两轮皎白的明月,剡藤之上有字跡。
是夫子李梧的,只有四个字。
“好了叫我。”
真不是李梧惜字如金,而是这剡藤用一张少一张,太过珍贵。
经过陈腴这几天对於食气之法的钻研,也发现了这辅助修行的剡藤的使用限度。
一张未曾使用的新剡藤,大概只能承载三千个附有文韵的字,不矜贵不行啊。
陈腴没有回字,只是让姬月先穿好衣服再拿起剡藤。
上头的字跡自然消失,夫子也就知道他看见了。
回到別业的客堂之中等候,不过多时,李梧便走入了客堂。
姬月没有先行落座,就这么站著,神色有些恭敬。
因为这是陈腴的夫子。
剥落堂提审汪润一事,三个时辰前便暂告段落,才处置了二十人不到,却拔出萝卜带出泥,已经牵连了五个阴神修士,矛头隱隱朝向郁木福地独一位的地仙。
何为地仙?
道家各类经典记载,俱不统一。
有的说,天地之半,神仙之才。止於小成之法,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间者也。
也有说,凡洞天之主,自立门户,小跳樊笼,可称之为地仙。
群玉山这位,显然偏后者,虽是阳神修为,却属於灶坑打井——窝里横。
那个自立门户,其实是挽尊之言,说白了就是画地为牢,出了洞天,啥也不是。
不过一个福地只有一位的地仙,既然能轮到他,论资排辈,必定比霓风真人还要老上几岁了。
李梧从剥落堂出来之后,没有与沈昧多说什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只要老真人稍作表態,自己就会是那咬死人骨头不放的。
他一个外人反客为主,出手相干山头关起门来的家务事,本就訾议不断了。
不如好人做到底,也是恶人当到底。
李梧转头又去了一趟瑜池峰,耽搁不少时辰。
见了见那少年老成的孟良,还有那决心已定的刘伶。
只能说人各有志,这对大师兄和小师弟,同命不同人,却形成鲜明对比。
李梧没有多说什么,自己能看出来的,山中怎就眾人皆醉了?
两个人,一个想走,一个想留,都难。
想走的那个可以稍稍帮助一下,至於想留的那个,就顺其自然吧。
毕竟是群玉山有愧於他,他想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看他命硬不硬,本事大不大了。
李梧扫清心中颇多思绪,对著姬月笑道:“你坐啊,別这么拘谨。”
一个人越是说什么,就越是缺什么,实则是李梧自己拘谨。
姬月点头,乖乖就座。
李梧轻咳一声,“那个,山里住得还习惯不?”
姬月柔声道:“挺好的,有很多灵气。”
李梧乾笑一声,“这么快就筑基了啊……”
后半句话他说不出来,因为本该衔接一句违心之言,夸讚姬月的修行天赋好。
姬月看出李梧似乎有些窘迫,不由诧异,同是黄冈岭出身的,这位含著金汤匙的小李夫子谁家没有耳闻。
调笑最多的就是说他像个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知道埋头读书,怕不是要读出个状元来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