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沙漠之花(1/2)
第385章 沙漠之
赫伦堡,这座由最后一任铁群岛与河间地之王、霍尔家族族长赫伦·霍尔建立的巨大城堡,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匍匐在神眼湖畔的阴影之中。
这座城堡从落成之日起,便被死亡与不祥的传说所缠绕。
黑心赫伦和他的子嗣在“征服者”伊耿·坦格利安的龙焰中化为灰烂,而后续接手这座城堡的九个家族,也无一例外地遭遇了覆灭的厄运,使得“赫伦堡的诅咒”在七国境內人尽皆知。
虽然赫伦·霍尔是一名铁民,信仰著淹神,但为了稳固对河间地的统治,他不得不考虑旧神与新神在这片土地上的广泛影响。
因此,在修建赫伦堡时,他下令开闢了一片占地超过二十亩的神木林,並在號哭塔前建造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圣堂。
然而,隨著霍尔家族的覆灭,这座圣堂也和它的建立者一样,迅速走向了衰败。
后来的主人要么匆匆罹难,要么无心於此,就连以虔诚著称的代理城主“好人”博尼佛·哈斯提,也未曾投入精力进行修。
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和无人问津,让圣堂的墙壁斑驳剥落,彩绘玻璃破碎不堪,內部积满了灰尘,显得破败而荒凉。
直到刘易入驻赫伦堡,情况才开始改变。陆续聚集到他魔下的光明修士们无法忍受圣堂的破败景象,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修復。
隨著从水路运来的水泥和一批擅长建筑工艺、侍奉铁匠之神的修士们的共同努力,这座庞大的建筑总算恢復了些许往日的庄严。
虽然无法与全盛时期相比,但屋顶的漏洞已被修补,墙壁重新粉刷,地面也清理乾净,祭坛上放置了新的七神雕像,长椅整齐排列,空气中瀰漫著新木材和石灰水的气味,取代了以往的霉味。
刘易走进圣堂时,午后的阳光透过新安装的彩色玻璃,在內部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看见约翰正站在圣坛后面,手持一本厚重的《七星圣经》,向几位穿著灰色长袍的修士和几个身披青皮甲的武士讲解看教义。
令刘易略感意外的是,听眾中有一位穿著白色修女袍的女士。
这位修女身姿挺拔,白色的修女袍质地精良,剪裁合身,虽然样式简单,却勾勒出她优雅的体態。
袍子的领口和袖口绣著细密的蓝色纹样,显示出不同於普通修女的地位。
她的头髮是多恩人罕见的金色,在从彩窗透入的光线下泛看柔和的光泽,被整齐地梳理在修女头巾之下,几缕不听话的髮丝垂在耳侧,衬托出她线条优美的颈部。
她的皮肤也不像典型的多恩人那样呈橄欖色或浅棕色,而是更为白皙细腻,如同刚挤的牛奶。
眼睛则是清澈的蓝色,此刻正专注地望著约翰,眼神里流露出一种恰到好处的虔诚和求知慾。
同时,五官也非常精致,鼻樑挺直,嘴唇薄而轮廓分明,即使在这肃穆的宗教场所,也难掩其天生的美丽。
由於约翰的讲解似乎正到关键之处,刘易没有出声打扰。
他放轻脚步,对身边的凯文使了个眼色,两人在最后一排的长椅上安静地坐下。
那几个远道而来的访客听到动静,回头看了一眼。他们的目光在刘易腰间的佩剑上短暂停留,隨即又转回头去,继续聆听约翰的布道。
只有那位特蕾妮修女,她的视线在刘易身上多停留了片刻,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情绪,然后才缓缓转回头。
作为最早觉醒光明之力的修士和刘易最亲密的战友,约翰几乎全程参与了刘易对新教义的梳理和制定。
因此,无论是阐述光明的本质与七神信仰的关联,还是应对隨后几位多恩访客提出的问题,他都显得从容不迫,引经据典,解答得清晰明了。
刘易在一旁静静听著,对约翰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
布道和问答环节终於结束。约翰合上《七星圣经》,从圣坛后走出,向几位客人示意,然后目光转向坐在后排的刘易。
他提高声音,语气中带著敬意:“各位兄弟姐妹,请允许我向你们介绍。坐在你们身后的这位,正是將光明之道从厄斯索斯带回维斯特洛的光明使者,金色黎明骑士团的大团长,河间地的守护大主教,刘易兄弟。”
那几位多恩来的客人显然吃了一惊。他们再次齐刷刷地转过身,这次是仔细地打量著刘易。
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他们想像中身穿华丽祭袍、神態肃穆的宗教领袖,而是一个穿著实用灰色羊毛外套、腰间佩带著长剑的男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