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哥们,你给我唱死了知道吗(2/2)
这文抄公当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隨著人流缓缓前行。
路边小吃摊飘来阵阵香气。
炙猪肉、炒蛤蜊、冰雪冷元子...
陆沉舟买了四份滴酥水晶鱠,分给两人。
那半透明的鱼片裹著冰屑,入口即化,清凉甘甜。
正当他们享用美食时,一阵淒凉的二胡声从桥洞下传来。
那曲调如泣如诉,在喧闹的夜市中显得格外突兀。
“过去看看。”柳如是皱起眉头。
桥洞下,一个衣衫襤褸的盲眼老者坐在草蓆上。
枯瘦的手指拉著把破旧的二胡。
他身旁站著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面黄肌瘦,正用稚嫩的嗓音唱著《浪淘沙令》。
看到小姑娘模样,陆沉舟又想到了自己的女儿。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面前摆著个缺角的陶碗,里面零星有几枚铜钱。
柳如是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
陆沉舟注意到,那老者的手腕上有大片瘀斑。
呼吸间带著不正常的杂音。
围观者也有不少,说著父女俩的惨状。
但是打赏著实在可怜。
“陆郎!”
柳如是咬著下唇看向了他。
陆沉舟非常理解她的情绪。
读得了圣贤书,管不了窗外事。
心生怜悯的是我,袖手旁观的也是我。
马湘兰已经掏出荷包,取出几块碎银子放入陶碗。
小姑娘惊讶地停下歌唱,怯生生地鞠了一躬。
“多谢小姐赏赐。”
“你叫什么名字?”马湘兰柔声问道。
“回小姐的话,奴叫萍儿。”
小姑娘声音细如蚊蚋。
“这是我爹,他病了....奴只会唱几首小曲...”
“小姐你有什么想听的吗?”
老者听到说话声,停下二胡,摸索著拱手。
“贵人慈悲....”
“小老儿原是瓦舍说书的....”
“染了病,眼睛也瞎了,老伴也走了....”
“只能靠萍儿卖唱...”
柳如是別过脸去,眼中已有泪光。
马湘兰和小环也红了眼眶。
“多谢各位贵人。”
老者哆嗦地站起身,给马湘兰磕了一个响头。
“萍儿...快谢过贵人...”
马湘兰来不及阻止,只能再次掏出荷包。
“谢谢贵人,您刚才打赏的已经够了...”
老者没有贪心。
没有玩道德绑架那一套,还在维持著最后体面。
“老丈,能否接场地和二胡一用?”
陆沉舟清冷的开口,老者摸不著头脑。
“我这不值钱的玩意,公子不嫌弃儘管用。”
“表哥这是...”
二女惊讶地看著陆沉舟登台。
陆沉舟没有解释。
深吸一口气,拉动了弦。
二胡啊,他的家传手艺。
悲凉冗长的旋律在夜空中盪开。
与往常截然不同的音色,立刻吸引了路人的注意。
是大胤百姓从未听过的曲调。
“尘飞舞缓落旧纸扇,一裳綾罗的绸缎。”
陆沉舟清脆的嗓子响起,又带著一股子莫名的悼亡。
“江南烟雨谁痴盼,桃湖外无人观。”
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与汴梁古城的夜色,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路人纷纷驻足,惊讶地张大了嘴。
“曲调好奇特,却莫名好听。”
“词也新鲜,不似寻常词牌。”
柳如是怔怔地望著台上的陆沉舟。
在二胡伴奏下,他仿佛变了一个人。
眉宇间的忧鬱与思念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
陆沉舟唱到副歌部分,情绪越发悲哀。
“你当年的玉髮簪,笑靨如的委婉”
“赏过菊兰淌过青石滩。”
“一场梨雨,下得多痴缠。”
“岁月读不尽或悲或欢。”
让在场的文人们浑身一震。
不是哥们!
你给我唱死了知道吗?
死了几个老婆啊唱成这样。
更有不少泪点低的世家小姐掩帕落泪。
已经脑补出了一出悲欢的爱情桥段。
一曲终了,铜钱如雨点般拋向台子。
陆沉舟一一捡起,全部倒进萍儿的陶碗。
“多谢诸位!”
他拱手致意,正要下台。
一个身著锦袍的中年男子拦住了他。
“这位公子请留步。”
男子拱手道:“在下大晟府赵明,敢问公子是何曲子?”
大晟府?
陆沉舟想起来,大胤朝廷的一个部门。
负责整理古乐、创製新曲,兼管宫廷音乐表演。
“名为《落雨》。”
“音色绝妙!”
赵明眼中闪著精光:“在下愿出百两银子,请公子割爱。”
陆沉舟摇头。
“抱歉,此曲不是我所做,並没有资格售卖。”
“二百两!”
陆沉舟依旧摇头。
“五百两!”
围观者一片譁然。
五百两银子,足够在汴梁买一处小院了。
赵明却压低声音。
“公子,实不相瞒。”
“赵某是朝中官员,这几日为了陛下寿宴烦忧。”
“您若肯相让,赵某必有重谢。”
陆沉舟又看了一眼萍儿父女。
“此曲我已经送人了,你若是想,就问萍儿吧。”
说完,陆沉舟不顾赵明的劝阻。
就带著二人快步离开了人群。
后知后觉的围观百姓响起了一道惊呼。
“我知道他是谁了!”
“陆沉舟啊!”
“什么!他就是陆沉舟!”
“姐妹们给我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