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杀招启动(2/2)
实际上,从英宗到赵项的这段时间,大宋变成了一个各地自治的状態。
不只是各地,连许多部门也是,比如说马政的群牧司,比如说户部的河渠司,比如说西北的伐夏大军。
如果再进一步,大宋马上可以进化为大元,开启“包税制”。
就差一步,隨时可成。
只要赵家不要脸,把自己当成征服者,只管自家享受。
怎么救,这个局面如果是严世蕃来了怎么救,张居正来了怎么救?
想了半天,国內的参考案例是不行了,只能翻西洋课本。
权力交接的过渡期,上层腐败糜烂,中层醉生梦死,底层乾柴烈火。有志之士振臂高呼,却始终得不到响应。
最终,只能导致启迪派转向底层民眾,然后开启“人类之光”模式。
这案例也不是没搞头,先大借款,引入资產阶级进入上层权力,然后让他们跟皇帝互掐。之后议会军跟巴黎人大战,拿皇出来英雄登场,收拾残局。
第二罗马,这不就成了么!
人物也能对得上,宽仁爷爷的孙子;举世公认的思想家;把资產阶级联合统一的商会和商报。
贪鄙愚蠢的贵族,封建落后的宗教,被压抑的就要发狂的底层。
对上了,这不就都对上了。
这也很符合自己的实验计划,传播先进思想,让自由引导人民,最终实现社会的文明跃迁。
要素齐全,现在就缺一个引爆贵族矛盾的火药桶,钱,就是钱!
虽然朝廷已经借了两千万,可是积欠总额是四个两千万,以朝廷盈余二十年都还不清。
王安石下去了,韩絳上来了,都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楼钱。
贵族的钱他们不敢搂,土族和豪强的钱他们不忍心搂,那目標就只能是商人,中小地主,还有平民。
自己做错啦,第二期的融资计划就不该答应,让王安石启动变法,去抢钱才对。
不过问题不大,计划还可以调整,只要能用一个火星子,再次点燃財政亏空这个柴堆就行。
马政这事儿就不错,只要深挖下去,必定能牵连出来无数贵族,到时候掀起查贪风暴,不愁韩絳王安石不下黑手。
他们的权力来自於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权力来自於老贵族的支持。
老贵族之所以支持曹氏,就是他们不想把插在大宋血管子里的抽血泵停下来。
所以,现在只要穷究马政,这財政矛盾不在上层就在下层,总有一头得炸,炸了,就是新势力上台的机会。
“我的妙计就是你替陛下查案,从太宗的雍熙五年开始,从政事堂和枢密院开始查,將马政一查到底。”
苏軾有些摸不著头脑,他好好地赶著代掌开封府,关查案什么事儿啊。
就算是开封府尹正职也才三品,让他去查一品的国公们,那不是寿星老吃础霜,阎王爷上吊么。
“查,明天你拿著陛下手令带著所有人马回开封府,以钦差身份穷究马政大案。陛下带兵再去突袭另外两个马监,然后驻兵板桥,作出攻击態势,给你撑腰。”
怎么又是杀头的买卖,苏軾反问道:“你呢?”
“我当然是给你们当后勤,陛下需要西军的支持吧,我得回去修开封新城,为陛下收买人心。
你需要勛贵和商人还有百姓的支持吧,我用学校和债券两个利器,帮你获得民意。”
李长安说得振振有词,让苏軾觉得有些道理。
“另外,你不是怂患陛下立党组阁么,直接在板桥筹建学校好了,远离汴京旧城,还能省去反动势力的渗透。”
一提到党务,苏軾又来了精神。
“我那学社似乎也不纯洁,该整伤纪律一番!”
等俩人商量完,外面也传来了好消息,具有铁一般坚强意志的“李全安”,在皇城司同仁的耐心“劝导”下,终於向陛下投诚,已经招了。
他的上线是騏驥院的勾当押司,五年前,他拜了李押司做乾爹,获得了代理管理这里的权力。
騏驥院是京畿路的三大马监之一,统管下面两千多马户,一年光草束、麦豆变现就值几万贯,这还不包括监舍、仓库、役夫等使用权。
“李全安”租了这里,光出租场地,给马贩子提供暂养马匹的服务,一年就赚发了。
群牧监美其名日“官督商办”,为国节財。
要想知道为什么騏驥院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得一直往上查,查左右厢提点,查河南河北监牧司,查群牧司的判官、都监、副使、制置使。
一直查到枢密院,查到政事堂赵胸口激烈起伏,鼻翼张大,眼珠子通红,一个个嘴上说著公忠体国,其实他妈下手比谁都黑,老子那么大一个马监,居然没有一匹马是自己的。
“查,往死里查!”
苏軾义愤填膺,当即领命,並立下军令状,一定查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