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127章 整编完毕!

第127章 整编完毕!(2/2)

目录
好书推荐: 抗战:无敌编制系统 无限进化:游戏高手?我们有救了 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 重生78被换亲,高冷知青日日拉窗帘 我唱首红歌,你们怎么还红温了? 武技自动修炼,我速通高武 996的福报从每天100万开始 遗孤归来:斩尽一切敌 七月半,鬼娶亲 黄金家族,我带蒙古铁骑横扫亚欧

鬼子没有了轰炸机之后,陈铭就有足够的把握,给鬼子整一波大的了。

部队整编如火如荼的进行,新兵训练也在持续进行。

秋收也进行到了尾声。

不过,这一次的收成,让根据地的战士们和老百姓们心里都压了一块大石头,有些喘不过来气。

因为旱灾,粮食大面积减产,减产幅度达到了30-50%。

有些受灾严重的地方,甚至大面积的绝收。

加上日军的封锁日益严峻,还趁着秋收时发动大小规模不等的抢粮行动。

在天灾人祸的共同作用下,根据地进入了物资最为匮乏的时期。

很多军分区的战士们,每日的粮食配给只有六两,战士们都在饿着肚子在打鬼子。

而独立支队所在的地区,因为占据了晋西北五寨-岢岚河谷这个重要的粮食产地。

日军没有进犯独立支队的防区,只是采用重兵封锁的策略。

同时,陈铭还在之前学习南泥湾的经验,组织大面积开垦荒地的同时,还修建水力设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粮食的生产。

独立支队这次困难的时期,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同时,先前的作战中,部队缴获了大量的粮食,足够部队自身使用一年多的时间。

所以在这次的旱灾中,独立支队不仅能满足自身所需,还有粮食富余。

独立支队控制的两个县城及周边的地区,是晋西北少数的产粮地。

两个县城的产量,直接就占了晋西北粮食产量的30%。

这次因为独立支队本身的存粮就足够满足自身需求,可以拿出一部分加上这次秋收的产出,支援给其他军区和后方。

经过沟通后,陈铭和地方政府共同协助下,拿出了6000吨粮食,支援受灾严重的兄弟部队。

拿出5000吨粮食支援后方。

这已经占到了这次两县秋收总产量的40%了。

属于是老百姓和独立支队的战士们勒紧裤腰带才能挤出来的粮食了。

再多是真的没有了。

同时,陈铭还组织了秋收后抢种荞麦,糜子,豆子等粮食作物,作为这次受灾的补充。

虽然这样做会一定程度影响土地的肥力,影响明年的耕种。

可现在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要趁着时间还早,把粮食种下去作为旱灾的补充比什么都重要。

在陈铭的组织下,粮食陆续被运送到后方,以及其他受灾严重的兄弟部队。

对于陈铭的这个行为,后方给出了极高的赞扬。

特别是对陈铭组织生产建设,学习南泥湾的经验,在根据地内大面积垦荒,修建水利设施的措施提出了重点表扬。

在普遍的旱灾,粮食大面积减产下。

独立支队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满足自身所需的同时,还支援了其他地方大量的粮食。

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经验。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

这段时间里,陈铭一直支持着根据地的建设,同时抓紧整训部队。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养生息,独立支队完全恢复了元气,比原来还要强大。

陈铭准备对鬼子动手了。

首先选定的目标,是岚县,平安县这两座县城。

平安县的位置非常重要,鬼子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岚县同样也是如此。

这是扫荡晋西北地区的关键跳板。

两个大队的鬼子,这可是一口大肥肉,只要吃掉了这两个大队的鬼子,解放岚县和平安县。

日军就彻底失去了扫荡晋西北的可能,就算要扫荡,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可是,日军即将深陷太平洋战争的泥潭,还有调动这么多资源的能力吗?

特别是山西还不算什么重要的地方。

在陈铭的命令下,部队朝着平安县方向运动。

在这里,孔捷却遇上了他的老战友。

晋西北铁三角,竟然以这种情况相遇了。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帝国大闲人 史上最强驸马爷 青简史记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