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这是载入史册的一战!(1/2)
第226章 这是载入史册的一战!
在刘腾杰的命令下,部队快速集合了起来。
战士们眼神中燃烧着怒火,等待着先遣队队长下达为牺牲战友报仇的命令。
特别是侦察一连的战士。
侦察开路是侦察一连负责,结果竟然有一百多名土匪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袭击了走在队伍后方的医疗部队。
造成了两名战友牺牲,四名战友受伤的结果。
他们的连长也因此被撤职,调回根据地失去了执行这个光荣的任务的机会。
此战,他们必须要戴罪立功,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侦察二连的战士们同样想请战,牺牲受伤的战士是他们二连的兵。
朝夕相处的战友牺牲在一群土匪手中,他们怎么可能不愤怒。
不过侦察二连还有保护队伍里医疗,通讯,后勤等人员的任务,不能亲手为战友报仇了。
“下面,我命令,侦察一连沿土匪撤退的痕迹,搜索土匪山寨所在的位置。”
“特战小队化妆进入周围的村子,通过村民探查土匪的情况。”
“神枪手排负责掩护,随时支援。”
刘腾杰下达了命令。
此次一共出动了约两百三十多名战士,已经是先遣队主要战斗力量的大半。
对付一座土匪山寨,可以说是大炮打蚊子了。
别说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黑风寨,就算是威虎山,先遣队出动这些力量也能打下。
土匪最大的优势不就是熟悉地形,占据有利地形。
加上打不过就跑,等大军离开后再回来的游击战术嘛。
论有利地形,先遣队的迫击炮火力能教对方做人,神枪手排的精准射击能从狭小的射击孔中集中躲在后面的敌人。
论游击战术,先遣队的游击水平是土匪的祖宗!
这一仗,可以说是全方面的碾压,无论是从兵员素质,武器装备,人数都是优势。
不过毕竟刚刚吃了亏,刘腾杰在对付这伙土匪时,心中也怀着谨慎。
狮子搏兔尚用全力,不能因为对方是一伙土匪就小看了对方。
不然这次的亏在未来还有可能再上演。
命令下达后,各部队开始准备按照命令去执行。
就在这时,一名医疗排的林秀站了出来,开口道:
“队长,去附近村子探查的任务交给我们吧,侦查连的战士是为了保护我们而牺牲的,我们也要出一份力。”
刘腾杰一听,下意识就反对道:
“不行,这怎么能允许呢?”
“现在赤峰地区完全我军没有群众基础,当时老百姓对我们可能敌视不小,探查的任务太危险了。”
女医疗兵一听,顿时不服了,立刻反驳道:
“队长,你这是老思想了,要改正。”
“当初我们主动请缨,陈铭首长也同意我们加入先遣队,就是对我们的认可。”
“我们女人虽然在打仗方面没你们男人厉害,但其他方面同样不比你们差。”
女兵犀利的言辞,让刘腾杰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因为这确实是事实,他不能也不敢去反驳。
陈铭当初同意这些女兵主动请缨加入先遣队,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考量的。
虽然此次先遣队的任务艰苦,敌众我寡的地方会极度危险,女兵加入看起来不太合适。
但历史证明了,女兵在抗战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也是一股至关重要的力量。
在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时,部队中拥有大量女性官兵,其中医疗兵是女性最为集中的岗位之一。
她们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救死扶伤”,而是多维度的。
敌后工作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赢得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先遣队的任务可不只是到关东军控制的地盘上作战。
还兼具了开辟根据地,打好群众基础的重要任务。
传统农村社会相对闭塞,对突然出现的军队抱有疑虑和恐惧是常态。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农村妇女很少与陌生男性接触和交流。
女性医疗兵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农户家中,与家庭主妇、老太太、年轻姑娘们拉家常、聊生活。
通过这种“姐妹”、“母女”般的天然情感联系,她们能有效地宣传党的抗日政策。
讲解部队是人民的队伍,从而消除顾虑,争取支持。
为老乡家的孩子治疮、给产妇接生、为老人看病,这些工作由女性医疗兵来完成显得更为自然和方便,也更容易被接受。
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一次最好的政治宣传,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地拥护部队,称之为“子弟兵”。
同时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生动体现。
“妇女能顶半边天”不仅是口号,更是现实。
在极端艰苦的敌后环境中,女性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力量。
细致的护理与心理疏导:女性通常更具耐心和细心,在护理重伤员时优势明显。
她们不仅能更好地清洗伤口、更换敷料,还能给予伤员极大的心理安慰。
一句温柔的鼓励、一首家乡的民歌,往往能极大地提振伤员求生的意志,这对于缺医少药、士气至关重要的敌后队伍来说是无价的。
她们也是特殊任务的完美执行者——隐蔽战线的保护色。
在执行侦察、传递情报、化装穿越敌占区等特殊任务时,女性身份常常是最好的掩护。
一对“夫妻”或“兄妹”,比两个男性同行更不容易引起敌人岗哨的怀疑。
一个背着包袱(里面可能是药品或密信)的年轻姑娘,看起来人畜无害,可以相对安全地通过许多关卡。
在抗战时期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的特殊部队中,女性医疗兵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而是贯穿于军事斗争、群众工作、后勤保障等多个关键环节的核心力量之一。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这也是陈铭允许先遣队中出现一定数量女兵的考量。
刘腾杰面对女兵犀利的言辞,哑口无言,只能同意对方参与到探查的任务当中。
不过为了女兵们的安全,他还是派了一些战士,远远的保护这些女兵。
接到任务后,女兵们换下军服,换上了普通的粗布衣服,开始朝着周围一个叫杨树林的村子走去。
顾名思义,村子里有很多的杨树。
当走到村子外面时,两名村民从暗处跳了出来。
“站住,什么人?”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村子之间都是极度排外的,担心有外来人带来危险,可能导致村子出现灭顶之灾。
没办法,在鬼子伪军,土匪强盗的高压之下,不团结起来根本生存不下去。
两名村民举着土枪,发现有外人后警惕的对准了林秀。
“大大叔,俺是西沟林德贵家的女儿,俺叫林秀,俺爹病了我和我兄弟来这边山里采药,结果遇到了土匪。”
“俺兄弟为了保护我被土匪抓走了,俺逃到了这里看到了有人家,想要讨口水喝继续赶路回家,想办法救救俺兄弟。”
林秀按照预想想好的说辞解释着。
西沟是距离杨树林村八公里以外的一个村子。
抗战时期村民活动范围本质是“生存空间”与“战争压迫”的博弈结果。
绝大多数村民:被压缩在5公里半径内(村墙/山林遮蔽区),依赖有限资源维系生存。
林秀的话,既能用西沟这个对方可能知道的村子降低对方的警惕性,又避免了对方去验证情况的可能。
“林德贵?没听过。”一个村民嘀咕。
“俺舅说他在柳村帮工采药……林秀继续“解释”,眼神不经意流露出担忧。
“采药的?村东头老王头倒是常进山捣鼓草药……”另一个村民插话。
另一个看她一个瘦弱姑娘,不像有威胁,又不耐烦地挥挥手:
“去去去,赶快离开!别来俺们村!”
“大叔,行行好吧,能不能给俺口水喝?”林秀“可怜”的求助着。
看着林秀的这幅样子,一名村民动摇了。
这时,暗处又走出一个中年妇女走了出来。
相比于男性村民,妇女显然感性得多。
见到一个大闺女遭了难,心中升起同情。
“许二楞,你吼什么吼?”
“她一个女娃娃讨口水喝怎么了?”
妇女朝着刚刚语气不好的村民骂道。
接着,她走到林秀身边,拉住了对方的手,温声道:
“闺女别怕,现在二鬼子和土匪作乱,他们也是担心有危险。”
“走,大娘带你进村。”
林秀观察着对方眉宇和语气,并未察觉到危险,于是开口道:
“谢谢大娘。”
“谢什么,虽然咱们条件不好,不过一碗水还是给得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