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黄金家族,我带蒙古铁骑横扫亚欧 > 第272章 赵朔工坊,改变世界的力量!

第272章 赵朔工坊,改变世界的力量!(1/2)

目录
好书推荐: 你们刷怪啊,刷我干嘛! 逍遥皇帝 还好我重生了! 九爷別装了,温小姐她要去领证了 综网法师,诸界游行 游戏入侵:抢男女主机缘会上瘾誒 四合院:神级军工,你惹不起! 美利坚:从街头流浪汉开始肝技能 说好演小品,喜剧之王什么鬼? 斗罗:食物系?我的汤卖遍诸天!

第272章 赵朔工坊,改变世界的力量!

接下来,孙威又向赵朔献上了白砂。

在这个时代,业已经是个比较成熟的产业了。赵赫在埃及,埃及人为了表示臣服,还献上了两千块堆叠而成的小塔。

江南的制业,更是非常发达。以四川、福建和浙江为主要产地,生产着各种类制品,《霜谱》这种介绍如何制的专业书籍,都诞生了一百多年了。

至于通过贸易,向着扶桑、南洋诸国、真神教诸国进行输出各种类制品更不用提。

甚至福州人有独特的秘方,能制出“干白砂”来。

只是他们的技术路线好像有问题,产量极低,价格极高,市面上很难看到。一部分成了皇家贡品,另外一部分,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人,即便有钱也买不着。

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业如此发达,而且主要集中在南宋地区,赵朔征战西方诸国获得了海量的钱财也不缺钱,之前也就懒得传授什么“黄泥水淋脱色法”了。

直到全取宋国后,赵朔才向麾下的工坊传授了“黄泥淋水脱色法”,让工坊研究制造白的技术。

果然没什么技术含量,现在工坊就拿出了成品。

以后白工业,就是赵朔的一大财源了。

其实,仔细想想,白也不光是有食用方面的用途,军事上也是可以使用的。

白加火药等于大伊万嘛。

赵朔又交代孙威,将火药和白结合起来,看看如何达到最大威力,或者开发出什么火器来。

之后,孙威又让人拿来了几匹布。

其中一匹布,是工坊里的工匠们最近发明了一种叫“踏布”的工艺,也就是说将织好的布卷上木滚置于石板,通过足踏千斤凹形石左右滚动挤压布料。

这种工艺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其一,能让布更加致密,降低洗了之后的缩水率。

其二,让布的外表更加光滑柔顺,更加有质感,摸起来也更加柔软。

其三,减少了尘埃的吸附,更不容易脏。

另外几匹布,有的是增加了新的颜色,有的是改进了工艺让图案更加精美。

赵朔从本性上讲,其实对这些并不太感兴趣,但是外表上丝毫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额外赏赐了立下功劳的工匠。

无他,服装的美观,虽然不能显著提高国家的硬实力,但是对于软实力的提升还是很有益的。

何谓华夏?

“有服装之美曰华,有礼仪之盛曰夏”。

华美的服饰,本来就是天朝上国的标志之一。

华夏服饰的发达,更是能增加蛮夷对华夏的向心力。

赵朔对这些不太感兴趣,那是他个人的性情。但对于一个国家统治者来说,还是需要重视的。

之后的几样东西,就不适合在这里看了,孙威带着赵朔视察各个工坊。

工匠们刚刚制成了一台最新式的纺纱机器,这台机器通过一种叫“飞梭”的工具,极大提高纺纱效率。

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儿需要性能极好的弹簧。

制造弹簧的材料成了大问题。

另外,各种机械结构,也消耗了赵朔工坊内能工巧匠们太多的精力。

以赵朔工坊的实力,这时候想要量产这种具有飞梭的纺纱机器是不可能的,只能算是个试验品。

当然了,赵朔也不着急。

有总比没有好嘛,材料上的问题只能一点点地试,这根本就不是着急的事情。

各种机械的制作,也需要新一代年轻人慢慢努力。

接下来,赵朔还视察了火炮工坊。

原始火炮的技术含量不高,其实工坊五年前就制出来了。但是,效果着实不尽人意,也就一直没有量产

这次赵朔参观火炮工坊,火炮的威力的确比之前有了些进步,但效果依旧非常一般。

赵朔觉得,这种火炮给八旗军装备上了,未必能增强八旗军的战力。再者,还有技术扩散的风险。

还是算了。

赵朔吩咐孙威,让工坊内继续提升火炮的威力,依旧不必量产。

然后,赵朔又视察了造币工坊,想亲眼看看一枚枚银币,是怎么被水力机械压制出来的。

“王上,此人就是造出齿轮金币的最大功臣了。郭珣,造币工坊主管。这台水力机器能这么快研制成功,郭珣真是居功至伟,另外,能制造出金属螺杆来,郭珣也出力不小。”

孙威将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带到了赵朔的面前,满脸的赞赏之色。

“郭珣参见王上!”

郭珣赶紧上前,向赵朔大礼参拜。

赵朔对这种技术型人才当然是非常重视的,道:“免礼。郭珣,你这么年轻,就立了这么多功劳。今日见了你,我心中真是高兴。不知你是哪里人啊?”

“臣是河北邢州邢台县人。”郭珣似乎不善言辞,有些拘谨地答道。

孙威主动介绍道:“郭珣可是邢台有名的才子。他的父亲郭荣,就是当地有名的学者,不但精通五经,熟知天文、算学,而且擅长水利。郭珣家学渊源,学问不在其父之下。”

“三年前,郭珣来哈尔喀贵城游历,偶然间和我结识。我见他学问精深,竭力邀请他加入工坊。这些年,郭珣可是给工坊解决了不少难题。”

赵朔有些疑惑,道:“郭珣,你的学问那么好,参加科举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为什么安心留在工坊里呢?”

郭珣道:“臣是这么想的。参加科举,也只是为基层小吏。要想当大官,还得立下足够的功劳。但是,臣天生喜欢做学问,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就算参加科举,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王上这工坊,不但待遇好,而且是最适合做学问的地方。我留在这里,才算不负此生。”

赵朔微微点头,道:“也是。人各有志,华夏虽然想当官的居多,但是淡泊名利之人也有不少,郭珣你就算一个。对了,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啊?可搬来了哈尔喀贵城?”

“臣的父亲故土难离,还在邢台,由二弟三弟尽孝。臣还有一妻一子,现在都在哈尔喀贵城居住。”

“哦,还有一个儿子。叫什么?多大了?”

赵朔本来是随便问问的,但是郭珣的回答,大大出乎了的预料之外。

“郭守敬,今年刚刚五岁了。”

嗯?郭守敬?

赵朔在准备修建埃及运河的时候,就考虑过郭守敬。但是,他的记忆相当模糊,不知郭守敬到底什么时候出生的,只是大概估计年岁很小,现在应该是用不上的。

郭守敬的祖籍在哪,赵朔也忘了。

赵朔只是大概记得,郭守敬的学问,主要是爷爷传授,家学渊源。后来,才拜了刘秉忠为师。

至于郭守敬的父亲是谁,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好像从没出现过一般,人们推测是是英年早逝了。

这郭珣就是历史上那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郭守敬的父亲?

很有可能啊!

郭珣的父亲,和郭守敬的爷爷,都是一个大学者,这不就对上了吗?

再仔细想想,郭守敬如此历史大名鼎鼎的人物,为什么他的父亲连名字都没留下?

恐怕,在历史上,这郭珣不仅仅是英年早逝,而且是参与了什么反抗蒙古的义军,犯了朝廷的忌讳,才没有留下名字。

赵朔改变了历史,郭珣没有死在乱军之中,一身才华也没浪费,加入了他的工坊。

赵朔高兴道:“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加重赏赐制造金属螺杆和制出钟表的人。孙威,你准备报上来的制出金属螺杆的两个功臣,有没有郭珣?”

孙威道:“有!制出金属螺杆,郭珣可排名第二。按照王上您的吩咐,应该挂七品衔,赐黄金五百两,美女一人。”

赵朔道:“郭珣还有制出齿轮金币的功劳,应该加重赏赐。这样,让他挂五品衔,赐他黄金千两,美女两人。”

“呃……”郭珣欲言又止。

孙威催促道:“还愣着什么?赶紧谢王上恩典啊!”

赵朔却不以为意,道:“郭珣,你到底想说什么?”

咚!

郭珣给赵朔种种叩首,道:“不是臣不知好歹,实在是王上的赏赐太厚了。臣在工坊内的待遇本来就很好,您就算仅仅赏赐臣五百两黄金,美女一人,臣都心满意足之极。能不能……”

“怎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没人比我更懂港岛江湖 王爷再装傻,王妃就要改嫁啦! 黄金家族,我带蒙古铁骑横扫亚欧 还好我重生了! 说好演小品,喜剧之王什么鬼? 综网法师,诸界游行 996的福报从每天100万开始 班?狗都不上! 盛唐:刘建军今天要干嘛 九爷別装了,温小姐她要去领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