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能量,我强得可怕(2/2)
“好,晚上见。”
一通电话,旁边的谭海亮听得大气都不敢喘。
1.3个亿,还轻描淡写要让对方贷不了款。
这个年轻人,几个月间,口气完全判若两人。
前排的任颖倒是很了解陈学兵的底细,听到陈学兵这个电话,也了解了他要干什么,回头道:
“陈总…这么大的厂子,是不是太急了?”
陈学兵看着窗外的风景如同白驹过隙,一如他不断更替的目标,笑了一声:
“我倒不急,只是机会很急。”
任颖皱了皱眉,提醒道:“你赚钱的能力确实很强,我知道你肯定有办法,不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变强,就要做一个清晰的人,需求清晰、行为清晰、个性清晰,一个人身上的弱,都是源自于模糊,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你到底想做什么,你太模糊了。我读过一本书,有句话说得很好,烧一壶水,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直烧,不停的加柴火,烧一半来回切换,永远都不会烧开。”
陈学兵听得脸上泛起笑容。
“你这句话,放之当前,很对,但不会一直对。”
任颖听得一头雾水。
陈学兵悠悠笑着,也不解释。
不好解释。
放之当前,谁也不会知道二十年后的风口变换有多么迅猛。
七八年间,楼市垮了,风头无两的传统互联网开始搞35岁裁员了,新能源两三年间飞速崛起,无人驾驶拼命上马,芯片产业的命运在两国对决政策之间忽高忽低,ai则在看着芯片与电力的眼色。
小米在造车,百度在做无人驾驶,阿里,抖音在攻略ai,企鹅在各行各业搞投资。
万亿级的大船,要翻也就两三年。
大集团们拼命追赶在每一个风口后面不敢放空,生怕决定未来的产业在某个疏忽下就与自己擦肩而过,便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生意人竞争之烈度,远不是当下那些把“深耕行业”作为生存法则的踏实生意人能懂的。
技术当然要深耕,但不能迷恋于安逸。
他从降临这个时代开始,就在适应那个时代。
他不想再当那个二十年后摇着脑袋叹气,说“现在生意不好做”的人,他要享受时代,引领时代。
老子才十九岁,一泡尿能窝三米远。
能量,我强得可怕。
陈学兵心里正在意气风发,忽然电话响起。
他脸色一变,接起电话。
“罗总。”
“我知道,我知道,我现在刚上飞机,明天早上,人一定到。”
“你相信我,这次真的上飞机了!”
……
回重庆的第一件事,跟黄科长吃了个饭。
然后便是让谭海亮清场。
重庆八大民生工程,水利工程投资占比较大,分三期,总共十几个亿。
舅舅之前修的渝中污水处理厂是一期工程,现在的三标段是第二期工程。一段九龙坡桃溪动物园段的围河综合改造,改造的河道从动物园经过,长度约7公里,有一条路要修,部分河段要清淤,还要建排污管网系统,动物园附近要建一个污水处理厂,要求明年六月份之前完工。
工期挺紧的,战线也很长,从城区到郊外。
现在停工已经一个周,项目部天天打电话给于春尹,又说现在的队伍不行,又说停工不行。
就差没说于春尹不行。
于春尹最近赚了大钱,而且知道陈学兵的身家突飞猛进,倒是没什么压力,到了周四股市权证一结束,索性把陈学兵的电话甩给了项目经理。
他一个周内离了婚,又发了财,人生三大喜事占了两件,安安逸逸出去散心了。
还把手机关了。
这下,压力转移了。
陈学兵这两天,每天被项目罗经理跳着脚骂。
开始大家不熟,还比较含蓄。
陈学兵周末要赶到彭水,还得把谭海亮接回来才好安排开工,只好跟罗经理说自己在外省办事,很快就回来。
周四说很快就回来。
周五说事情耽搁了。
周六说天气不好,飞机延误了。
到了周天,罗经理熬不住了,问陈学兵在哪,坐的哪趟航班。
周一,他真的往回赶时,罗经理已经说什么都不信了,两个小时一个电话,顺便发了退场警告。
陈总身价今非昔比,怎么能受这种夹板气?
晚上吃饭的时候罗经理又打电话来,陈学兵直接把电话挂了,关机。
反正他没打算去项目部,道歉的事,让谭海亮去。
一个假期四处出差挣钱忙个不停的陈总已经不想再过工地上吃灰的生活,把一切交给了谭海亮,准备在开学军训之前,好好享受生活。
……
(今天写了大半章,就当请假休息一天,后面有时间会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