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董小姐?(1/2)
第195章 董小姐?
“喂,王主任……”
“好,我等您电话。”
…
“喂,刘局!……”
“好的好的,我等您!”
…
“喂,夏秘书你好……”
“哦,好,好!那我明天直接带客商过来!”
一场逐级汇报。
辗转几次,张旭才联系上了正主,身在珠海的吴市长。
神奇之处在于,一个括号副科都没有的普通科员,居然能通过三个电话联系上市长。
“市长现在没在珠海,到广州的考察格力门店去了,他听说你们要去深圳,说明天可以到深圳请你们吃饭,要不.我们先休息一晚,明早再去?”
张旭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临时订机票太贵了,我们经费有限。”
陈学兵笑了。
看样子,他们还准备给自己等人承担机票。
“就别让市长跑一趟了,广州也不远,就去广州吧,我们人多,还是我们来订机票吧,任颖,你把他们名字身份证统计一下,然后让何总,魏律师过来,跟我们一起去对了,你们需要什么营业资料?我们提供给你。”
张旭看了阚治冬一眼,慌忙道:“不用了不用了!”
申银万国证券他不清楚,深创投他可知道,宣传部姜部长这段时间在深圳驻点招商,谈的几个项目都是深创投投资的,还在深创投学习人家的投资模式,他们的人都得对这家大国企客客气气的。
深创投创始人,前总裁,这层身份,没什么审核的必要了。
陈学兵知道对方为什么这么积极,但也不想全靠老阚,想了想,笑道:“小刘是学证券的,股票账户看得懂吧?徐经理,把我们的持仓账户给他们看看。”
张旭又想推辞,那位一言不发的财政局退休老者黄工却推了推他。
到底是老的谨慎。
徐进笑了笑,带着人进去了。
晚七点半,一架班机起飞。
东航的头等舱,条件很硬,比陈学兵之前常坐的南航硬很多。
非常宽敞,沙发可以拉起来当床。
听说国际航班还有包房。
但也很贵,是经济舱的4倍多,两个小时行程,一张票8600。
机舱两两一角,12个座位。
这年头为了保持头等舱的格调,不兴打折升舱,本来今晚头等舱空空荡荡,只订出了一个座位,陈学兵一行一来,几乎占了大半。
同行的有阚治冬,蔡志坚,任颖,行政总监何月,财务总监萧海东,长征资本风控经理魏志行,还有合肥的三人。
刚刚起飞,空姐便拿着菜单过来,半跪服务,给他们订餐。
陈学兵饿了,点了一堆特色吉祥菜。
鸿运满堂(狮子头),金玉满堂(蟹粉虾仁),紫气东来(炖牛肉),还要了个芒果慕斯。
旁边的张旭这会还有些如梦似幻,之前的一个周,他们还在和一个电脑配件商纠缠60亩的工业用地,谈判三百万的生意,今天就乍然看见一个两亿三千六百万的股票账户!
还坐了头等舱!
这辈子第一次上了飞机往左转,他有点束手束脚不敢点餐,小心翼翼地凑近陈学兵道:“陈总.超标太多了,这个座位,多少钱啊?”
“点你的吧,餐食免费,都在机票里了,不点也不退钱。”陈学兵笑道。
纠结半天,在菜单上点了个炖牛肉。
空姐微笑着准备走开,他“诶”了一声,又给叫了回来,噼里啪啦点了一大堆吃的,喝的都一次性叫了两杯,一副要把机票钱全吃回来的模样。
人一旦放开,就越放越开,他又学着陈学兵要了一张毯子盖在腿上。
陈学兵看得发乐,这小伙子还挺实诚。
“陈总,您别笑话我啊!我连飞机都没坐过两回,考上大学的时候我爸奖励了我一张机票,上个月,单位把我选拔到招商小组,孙书记亲自送我们上飞机,跟我们说拉到客商就能坐飞机回合肥,拉不到的就坐火车,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还能坐上头等舱。”张旭嘿嘿笑道。
“哦?书记亲自送你们?”
“是啊!书记市长都是去年上任的,都非常年轻,有魄力!对招商非常重视!去年一直在搞违章建筑拆除,拆了1200万平米的违建,就是为了给发展留空间,做好了前期准备才开始招商,我们团上个月6号出发,40天的时间,已经和一百多家企业达成了协议!”
陈学兵点点头,到地投资,主要领导是关键,合肥的相关资料他之前已经查过。
但张旭说的“给发展留空间”实在太过官方,准确地说,应该是为了卖地。
面对一穷二白的合肥,恐怕谁都难免要用起“土地财政”的大招,给自己攒下发展的第一桶金。
另外一位吴市长之前是水利厅领导,到合肥就算升迁了,毕竟合肥之前好几任都是市长继任书记。
一个43岁,一个42岁,非常年轻。
合肥之前几任主官都是本地提上来的,这次俩年轻主官却都是空降,大概是上面下了决心要进行大洗牌,拯救合肥经济。
研究这些,能发现前世铺天盖地的“合肥模式”报道之外的其他东西,其实合肥的崛起,从俩人的任命就能看出预兆。
上面的意志,是大刀阔斧搞改革的本钱,而且两位新官上任,都需要一把熊熊大火。
另外,合肥既然之前在搞拆违,现在又开始大规模招商,应该是卖了些地,手里攒了点资本了。
“别总说好话,说点坏的听听。”陈学兵道。
“真要说坏处就是城建差了一些吧,有些杂乱,地也卖不上价,跟一般的省城比不上,不过我觉得对你们投资商来说,不是什么坏事,地方穷了,工人工资就低,高新区的产业也很集中,我们的家电产能全国第三,要是能把格力引进来,说不定就是全国第二,还有中科大,书记说咱们要把产业搞起来,中科大的人才才能留得住。”
陈学兵听得嘴角逐渐扬起。
城建差,这哪是坏处?
这不是好处吗?
现在合肥没有钱,等他帮合肥挣了钱,合肥再消费于基建市场。
我陈某人又可以帮合肥一把。
与合肥共成长。
这半天下来,他对合肥真是越看越满意。
合肥,已然进入了他心中的“二十年改变五座城”名单。
夜明灯亮的广州,到达市区已经十点过。
吴市长答应在酒店见面,陈学兵非常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