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资产证券化(1/2)
第197章 资产证券化
(图片仅供参考)
考斯特大巴。
木质地板,中央七人折迭办公桌。
两侧布艺沙发座椅,首席沙发背后的电视墙播放着格力制造的宣传片。
车上随行的人见人上来,立马打开了电视墙边的隔断门,是个冰箱和简易茶水间,烧水泡茶。
上车以后即使站着,依然感觉宽敞。
陈学兵瞬间感觉这玩意儿比mpv要香得多,空间大,改造起来想象力也大。
坐这车,才能吃着火锅唱着歌去鹅城啊。
还便宜,好买。
埃尔法的mpv,他打电话问过徐云峰,徐云峰说能买,但连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都拿不到,得去上海某家贸易公司订,这是全国唯一的3c认证公司,每辆加价40万。
加价的钱都够买一辆考斯特了。
“车上的空调电器都是我们格力的。”董名珠上车,甚是自豪道。
陈学兵笑着指了指那台电视。
“那个肯定不是。”
格力不做电视,他是知道的。
董名珠对这个杠精翻了个白眼:“我们是做白色家电的,电视我们是不会碰的。”
“白色家电?”陈学兵扬了扬眉。
旁边烧水的格力工作人员笑着解释道:
“空调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卫浴,这些注重耐用和稳定性的家电就是白色家电,这个市场是有品牌积累和技术壁垒的,外观设计简洁为主,早年设计基本都是白色,黑色家电是侧重娱乐体验的家电,电视影音设备游戏机都算,以前基本都是黑色外壳,是为了降低屏幕反光,防干扰。”
陈学兵闻言点点头,懂了。
“黑家电迭代太快,市场除了认牌子,还认那些看得见听得着的数据,分辨率,屏幕尺寸,影音效果,技术更新慢了市场不买账,白家电的技术看不见,你们有先发优势,易于打造护城河。”
董名珠侧了侧头:“护城河这个词不错。”
陈学兵笑着坐下:“下次董总开会要是用这个词,我可要收版权费啊。”
一帮人皆笑,唯有董小姐垮着个脸。
陈学兵又指着电视墙道:“吴市长,现在合肥没人做彩电吧?”
吴市长闻弦歌而知雅意:“有了液晶,彩电企业就愿意来?”
此刻,董名珠总算说了句公道话:“液晶屏幕在电视整机成本里占比太高了,主要是大陆的彩电制造商聪明,这么多年,把其他部件的成本都压下来了,导致屏幕成本占比更高,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二,台企电脑屏幕占比非常高,日韩屏幕主攻电视,屏幕这东西运输又存在一定麻烦,容易损坏,所以成本决定,电视生产放在沿海地区更划算。”
陈学兵内心点了个赞,有个专业嘴替真好。
吴市长一听,思维拓展开来。
“那有了屏幕,做电脑的厂家也愿意过来?”
“那是当然。”陈学兵就势展开:“电脑成本集中在cpu,显卡,屏幕,内存,典型的半导体产业,面板企业也是半导体,tft(薄膜晶体管)和驱动ic都是半导体,产业关联度非常高,有了京东方,合肥就有了发展半导体集群的可能,如果董总的企业是一栋豪华别墅,那京东方就是一把万能钥匙,你们拿在手里,想开哪家,就开哪家。”
这个比喻绝了。
合肥,最擅长的就是开别人家的门!
不过有时候没有钥匙,只能翻窗进去。
或者直接踹门。
这段时间合肥招商团第一个瞄准的就是兄弟城市,安徽地界都被他们强行踹门闯进去翻了一遍,蚌埠卷烟厂,安徽铁道发展集团,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中铁快运…
能劝的都劝了。
搬至合肥。
芜湖呜呼了,蚌埠绷不住了,小兄弟们破口大骂。
有省里罩着,他们还是有底气的。
但去别人家,可不好这么闯啊。
出门抢劫不是,招商,总得有个名目。
于是他们合计了一下:咱们的美菱电器,荣事达,还是辉煌过的,引领过的。
名头有了:产业复兴!
这个复兴的过程中,要是还能往外扩一扩,也是极好的。
屏幕,半导体,这个好啊。
扩出去,那可就视野辽阔了。
吴市长刚开始心动,董名珠又是一盆冷水:
“产业是好,关键还要盈利,去年到今天的液晶屏幕价格有波动,液晶也不是面板的唯一方向,长虹现在在跟韩国欧丽安谈收购,做等离子电视,等离子亮度高,对比度和色彩鲜艳度也比液晶强,就是贵了点,人家真做起来了,国外厂商也不一定打得过,我们车上这台就是等离子,吴市长你看看视觉效果,是不是很鲜艳。”
长虹是在家电领域黑白两道通吃,黑的也做白的也做,是格力的对手,格力对他们还是比较了解的。
吴市长又又心动了。
好好好,这个也好。
陈学兵冷笑一声:“等离子是气体混合物,基础技术可不是半导体,顶多跟半导体加工刻蚀有关系,而且小屏幕非常难做,基本都在40寸以上,电脑不好做,手机不能做,只能做电视,可算不上万能钥匙,而且松下包揽了这么多专利,他们要赢,很难。”
聊起屏幕,陈学兵为了手机是下过苦功夫的。
等离子屏幕做不了手机,也是他不看好的关键。
董名珠立马反驳:“液晶要赢就简单?国外几十家厂商,国内就这一家。”
“所以啊,独苗啊!!”陈学兵重重感叹:“屏幕为什么这么贵?人家卡了我们的脖子,京东方孤军奋战,咱们能不支持吗?市长!”
说得都有点感动了,想擦泪。
他是真被卡过的,但凡京东方有能力跟三星拼一拼,哪怕是跟lg过过招,他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在派人到处接洽屏幕商。
差一代就差一代,就他妈支持国产。
关键差好几代,再怎么忽悠消费者,也没人买账啊。
吴市长倒不太感动。
但是他想了想,应该可以用这个理由感动中国。
他咂了咂嘴,翻看陈学兵的资料。
“你这个项目,通过了?”
“对,我和阚总做的。”
吴市长笑了一声:“陈总这是。”
“不算吧,聊了聊,想请我和渝富资本一起操作这笔资金,我拒绝了,从我的角度,还是想做好这个项目。”
不过抬高自己,还是有必要的。
旁边的董名珠听到这话,才开始有点心惊。
这年轻人也不年轻啊!
还拒绝过重庆?
这些东西能打听得到,吴市长也没有质疑,而是看向资金方向,叹了口气。
“一百三十亿以上我们从哪拿这么多钱?你答应政府,帮他们配资多少?”
这个数字,资料上并未明确。
陈学兵留了个缺口,也是想一步步抬高价格,拿到最好的条件。
“筹资渠道主要来自于双方所在地的银行,他们有个优势,就是政府引导基金项目,中央给了八亿,剩下的配二十亿,我来配七亿,达到三十五亿,拿这三十五亿去一比一贷款,配给京东方,剩下的流程就可以走通了。”
实际上压根没跟他谈具体配多少,怎么配,因为开会第一天黄市长就宣布把项目否了,这个配资方式只是他的粗略计算。
“你配七个亿,你有七个亿?”吴市长首先怀疑他的资金能力。
陈学兵微笑:“博时基金已经答应为我筹款五个亿,博时,你知道吧?全国社保基金合作机构之一……剩下两个亿,对我来说不是事。”
那就是七个亿已经落地。
吴市长听得有些许激动。
这是帮合肥办事,说白了,就是没人帮忙筹资,他们也得招商,这样的大项目,本来也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捞到一分,压力就小一分,项目就更划算一分。
七个亿,还能撬动银行几个亿,那就是十几个亿。
但听陈学兵的话音,好像还能筹。
他立马叹了口气。
“七个亿…我们可没有中央资金啊,得出28个亿?这么多钱,我们真没有。”
陈学兵内心骂娘。
前世你们市政拉着银行给京东方筹了60亿!后来钱不够,又给了30亿!
90亿都弄出来了,28个亿你没有?!
妈了个巴子,不老实,这人太不老实。
好在陈学兵早就给自己留了巨大的余量,从容不迫地靠在了椅子上,笑道:
“配资七个亿,是给了条件的,我作为基金方来操作这笔钱,除银行资金以外的政府注入资金,我要收1.5%的管理费,还有政府方总收益的20%,让我多配点资,也不是不行,合肥能出什么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