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粮草先行(2/2)
以张教授为首的重交大设计团队,褪去了讲台上的儒雅,化身成了施工现场的技术暴君,穿着沾满灰尘和油污的反光背心,与股安建设的施工员、工人们混杂在一起,眼神锐利如鹰隼,耳朵里塞着防噪音耳塞,对讲机几乎不离手。
表情肯定是在骂人,但声音听不见,现场正在吊装。
连人带车35万一个月的百吨中联重科吊车巨臂缓缓移动,一段长18米,重15吨的异形混凝土构件在20米高的地方微微晃动,液压系统开始微调角度,吊臂关节处立马传来令人激凸的“吱嘎”声响。
面相青嫩的研究生小杨成了设备总指挥,站在吊车操作室外拿着对讲机喊:“左偏移!再来点!好好好!”
一帮人站在十几米外观看。
“配合得不错啊!”刚刚上岗的股安建设总经理毕亚雄有意感叹,而后看向旁边的交大校长唐伯明,“唐校长!贵校育人有方!您看看张教授他们!这哪是象牙塔里的学者?这分明是冲锋陷阵的工程将军!还有小杨这样的研究生,能指挥起百吨吊车、协调这么多环节,这份沉稳、这份专业知识在现场转化的能力,了不起!太了不起了!”
陈学兵站在旁边微笑。
这五百万设计费得值。
外面的设计院,出了图啥也不管,工地基本不见人,摊到专业能力差的设计团队,图纸还总出问题。
哪像人家?关键工序研究生亲自上手指挥,背后还有大佬团队帮忙敲设计。
现在交大有博士点授权了,以后还有博士生可以来帮忙打工。
这还只是小工程,之后大区域的大项目要招标,做bt模式,还得把各院的大佬牢牢绑定才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次必须要达成跟重交大的深度合作。
不过今天他不用亲自开口,请来的两位嘴替自会帮他解决问题。
“唐校长,梁校长,我老聂不喜欢说虚的,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大学校企的发展就是要给勤劳的师生提供改善生活的机会!当然从长远来看,校企发展,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同济大学土木学院,一个院去年横向经费破亿,那我们这些国立高校以外的学校缺乏经费,如何支持科研?我想我们重邮是走在前面了的,重邮信科公司虽然苦了两年,但产出马上就要变现,这项提成,够后面的人吃好几年的饱饭,等教学楼、宿舍楼翻新起来,实验室有了新设备,后来的人,都要感谢我老聂!”
重邮老校长聂能指点江山,唾沫横飞。
陈学兵这才笑着捧哏:“聂校长,你谦虚了,重邮现在参与进lte项目的研发,如果4g定项lte,重邮岂止是吃饱饭这么简单,我看重邮信科离上市也不远了。”
校企上市
两位交大校长内心有些发酸。
他们的前任要是能留下一家上市公司给交大,那现在可真是.毫不夸张地说,工作量都能少一半。
而且能干得更好。
大学发展,不就是钱的事么。
没经费,哈佛也得干瞪眼。
不过
“这个。”梁乃兴面色有些纠结地道:“毕总,当初小陈陈总跟我说的是校内企业合作,现在怎么变成校企和股安的合资公司了?还让我们的教授持股校外公司,研究生委培发薪,这不是,这不是.”
这不是给我们掺沙子嘛!
11位教授啊!
桥梁工程的顾安邦,土木建筑学院的书记周志祥,交通学院院长、现任重庆绕城高速特殊路基处理专家组组长的何兆益,刚博士毕业就搞出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荣获重庆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朱洪洲,河海工程的学科带头人王多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材料工程科学项目的黄承逵.
脸面的“脸”字,正好十一画,学校的脸面,这十一个人,每人占着或长或短的一画!
这深入骨髓的名单陈学兵怕是研究挺久了吧?
这些人要是入股尝到了甜头,以后公司不让干了,教授们提反对意见,谁扛得住?
还安排委培生计划,研究生期间跟导师参与工作.怕不是要压榨学生吧?
“市场化运作嘛!”毕亚雄理所当然地道。
合资公司既然要作为股安招投标的技术背景,股安必然是要入股的,而且公司名称里必须要有股安的名字。
“重交的校企要迎头赶上,必须要由我们股安来帮忙,教授们想做的研究,缺经费的,我们提供,不动用国家经费一分钱,论文成果,包括教学权力都归学校,专利归属股安。
“合作的实验室,我们定期对所有重交的学子开放!
“委培生和参与工作的问题,我们也不是做所谓的「导师工厂」,要发正式工资的,只是比正式员工低20%左右,没有正式合同,这个价格已经非常合理了!
“合规的问题,重交大现在既然是市管企业,我们可以跟市里商量嘛,《教师法》既然没禁止兼职,那咱们就做个校企模式的试验性备案,以后如果有专项法规规定不能这么做,咱们再想法给持股教授们补偿!”
“我们明年开始落实大项目,设计方面全部交给合资公司,公司收益不会低。”
毕亚雄说到这里沉吟了一下,没有做出具体的承诺。
唐伯明和梁乃兴眼神交汇了一下。
此时,陈学兵淡淡地道:“设计盈利每年不会低于四千万,公司只为股安建设集团服务,股安占比44%,交大占45%,11位教授每人持股1%,实验室投资单挂,由股安来出,每年不低于一千万。”
俩人表情都顿了一下。
那这个公司,每年就算拿一千万来开工资,实盈3000万,交大也能拿1350万的盈利!
还有一千万的灵活项目经费!
按照股权架构,那么以后双方有什么决策纠纷,交大和股安各占不到一半,实际是由11位专业的教授来投票,只要学校的决策没什么大问题,教授们不可能大部分反水的,相反如果大部分教授都觉得有问题,学校也不能蛮干。
决策尊重算是给到了每一方。
梁乃兴不禁赞叹地看着陈学兵。
这个学生,金鳞岂是池中物,光这份设计,就让人称绝。
“好!”陈学兵忽然喊了一声,鼓起掌来。
众人都是一愣。
顺着陈学兵的目光看去,不远处巨大的异形构件在精密指挥下克服了晃动,最终严丝合缝地嵌入预定位置,地面工人正迅速上前固定,随后,教授、学生、管理、工人,一齐发出胜利的欢呼。
唐伯明看得眉头舒展开来,也跟着鼓起掌。
众人纷纷鼓掌。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