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盛唐:刘建军今天要干嘛 > 第178章 “祥瑞”频出的垂拱二年和“圣母临

第178章 “祥瑞”频出的垂拱二年和“圣母临(2/2)

目录
好书推荐: 假离婚来真的,你別后悔啊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班?狗都不上! 没人比我更懂港岛江湖 无头仙 坐了10年牢的陆家大姑娘回来了 王爷再装傻,王妃就要改嫁啦! 斗罗:食物系?我的汤卖遍诸天! 说好演小品,喜剧之王什么鬼? 美利坚:从街头流浪汉开始肝技能

消息传来,长安城内首先传来的竟是一阵庆幸,庆幸灾劫主要落在了别处,随后才是唏嘘与感慨,唏嘘新丰那边的灾情得有多严重,感慨大地的力量果真伟岸,隔着六十里地竟也能让长安感受到明显震感。

刘建军说:“这就叫人心,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只要没直接砸到自己头上,首先想到的永远是庆幸。”

李贤沉默地听着,心中却无法像刘建军那样超然。

他眼前仿佛能看到新丰县地动山摇、屋舍倾颓、百姓哀嚎的景象,六十里,并不遥远,快马加鞭不过半日可达,那里的惨状,可想而知。

果然,随后零星传来的消息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新丰及其周边村镇受灾极为严重,官道阻断,房屋十不存三四,伤亡惨重,更雪上加霜的是,地震似乎还引发了山体滑坡,堵塞了河流,形成了危险的堰塞湖,随时可能溃决,淹没下游村庄。

然而,与这惨烈灾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洛阳朝廷的诡异沉默,以及逐渐在长安坊间悄然流传的一些怪力乱神的说法。

起初只是些模糊的耳语,说什么地震时看到地底有金光冒出,有仙乐缥缈,渐渐地,传言开始变得有鼻子有眼。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这次地震新丰县有山脉从地底涌出,有凤凰涅槃于废墟之上的异象。

但实际上,就是地震的时候地块往一处一挤压,涌出一个土堆来。

这些流言蜚语,像瘟疫一样在惊魂未定的人群中扩散,巧妙地转移着人们对灾难本身和死者哀悼的注意力,将一场惨剧,引向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方向。

而当刘建军听到这些流言的时候,脸色在第一时间变得无比难看。

“妈的,贤子,可以不用低调了,洛阳那边不会有人来了。”

李贤不解,询问:“为何?”

“因为……新丰的地震不是灾,而是祥瑞。”刘建军的眼神变得无比冰寒。

刘建军的话让李贤心头巨震,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刘建军:“祥瑞?地动山摇,百姓死伤,这如何能是祥瑞?”

“因为在有些人眼里,百姓的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意’。”刘建军眼神冰寒的指了指洛阳方向。

“你等着看吧,正式的‘好消息’很快就会来了,他们把这场地震说成是祥瑞,那它就‘必须’是祥瑞。

“这样一来,新丰的灾情就被定性了,不是灾难,而是吉兆显现时不可避免的一点动静,朝廷自然就不用大张旗鼓地派重臣来赈灾,更不会允许你我在长安过度表现,抢了祥瑞的风头。”

李贤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比地震时的惊惧更甚。

他明白刘建军的意思,这不仅仅是对灾情的漠视,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用虚无缥缈的“祥瑞”来掩盖惨痛的现实,并借此巩固权力。

母后……真的疯魔了。

……

果然,数日之后,来自洛阳的官方通报并未优先强调赈灾,反而是先颁布了一道太后慈旨,对关中地动表示“关切”,但语焉不详。

紧接着,各种关于新丰祥瑞的传闻开始通过官方渠道半公开地散播开来。

起初是说有樵夫在地动后于新丰山中见到霞光万道,有凤鸟虚影盘旋,接着又有流言称,震后新丰地涌甘泉,伤者饮之即愈,传闻越来越离奇,越来越有指向性。

最后,就连新丰那处地底涌现的土堆,也被改名为了庆山,取吉庆之山的意思。

连带着,整个新丰县也被改名为庆山县。

而在这片祥瑞的喧嚣背后,是新丰及周边地区真实的人间惨剧。

通往灾区的道路被官府以“清理险阻”、“防止疫病扩散”为由设卡封锁,只允许少量官方人员进出,外界物资和人员难以进入,真实的灾情被严格管控。

李贤心急如焚,他试图通过苏良嗣等尚有联系官员了解实情,并想方设法筹措一些物资,但都被委婉地劝止了。

苏良嗣暗中传递消息,称洛阳对此事极为关注,任何人此刻任何针对新丰的举动,都可能被解读为“质疑天意”,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荒诞,极致的荒诞。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灾民自生自灭吗?”李贤在王府中焦躁地踱步,胸中憋闷难当。

刘建军相对冷静,但眼神中也充满了无奈和愤怒:“硬碰硬现在不行,但我们可以做点不明显的事。

“白老之前不是胡商么,让白老联络一些胡商以行商的名义,绕道靠近灾区,零散地输送一些最急需的药材和盐巴进去,量不要大,动作要隐秘。

“另外,长安城内肯定也有逃难来的灾民,我们可以在城外设几个不起眼的粥棚,不张扬,只说是王府例行施舍,能救一个是一个。”

李贤知道这是目前唯一能做的,只能沉重地点了点头。

于是,在洛阳方面大张旗鼓宣扬祥瑞的同时,沛王府在长安及其周边,则是进行着悄无声息、小心翼翼的人道救援。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李贤倍感压抑和讽刺。

……

刘建军虽然嘴上说着“不明显”策略,但他在执行层面却展现出了超乎李贤想象的高效与缜密。

这个看似玩世不恭的少年郎,一旦决定动手,其行动力与对资源的调度能力,让李贤都感到惊叹。

他先是找来了白元礼,没有绕弯子,直接摊牌:“白老,新丰那边的情况,您老走南闯北,心里应该清楚,官府的路子被堵死了,但人不能眼睁睁饿死、病死。

“咱们生意赚来的钱粮,得想办法漏一点过去。”

白元礼显然有意巴结刘建军,当场就应了下来:“长史放心,老夫晓得轻重,胡商队伍自有门路,不走官道,绕些远路,零星散货,不会引人注目,只是这物资……”

“粮食、成药、盐巴,以实用为先。”刘建军早有准备,“王府库里有之前用收益换来的部分存粮,我这边再拨一笔现钱,你找信得过的商人,分批购入,混杂在寻常商货里运过去,记住,宁慢勿快,宁少勿多,安全第一。”

“老夫明白。”白元礼郑重应下。

随即,又面露踌躇之色,低声请求道,“长史,阿依莎那边……她也想尽份心,能否让她帮着协调府内女眷,赶制一些简单的伤布、垫?”

刘建军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最后点头:“可以,让她去找王妃,就以王府抚慰受灾仆役的名义,动静小点。”

与此同时,针对长安城外可能流入的灾民,刘建军设计了一套更系统的赈济方案。

他没有大张旗鼓地在城门处设棚,那太显眼,而是选择了城外几处废弃的庙宇、破败的驿亭作为临时分发点。

“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今天在东边庙里放半天粥,明天可能就换到西边的亭子,领粥的人也不能聚集成群,要让他们领了就走,分散开。”

他甚至还搞出了类似“流水号”的竹签,让一些半大的孩子负责分发,领到签的人按顺序来,避免混乱和争抢。

粥棚的粮食,同样来自生意的利润,刘建军没有动用王府本就紧张的常规用度,而是直接从专项资金里划拨,这或许会导致用于救治旱灾的余粮变少,但刘建军是这样说的:“管它呢,都是天灾,当然是先紧着紧要的救。”

然后半开玩笑的说:“说不定今年过后,旱灾就结束了呢?”

……

李贤看着刘建军有条不紊地布置这一切,心中复杂难言。

而与此相对,洛阳关于“庆山祥瑞”的宣扬愈发甚嚣尘上,垂拱二年四月,当新丰灾区的疮痍尚未抚平,百姓仍在困苦中挣扎时,从洛阳传来了一个更加石破天惊的消息。

消息称,有渔人在洛水打鱼时,捞起一块古碑。

此碑非石非玉,质地奇特,上面刻有八个古篆大字,经朝中博学之士辨认,乃为“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此碑一出,洛阳震动,旋即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这八个字如同惊雷,在政治嗅觉敏锐的人心中炸响。

……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盛唐:刘建军今天要干嘛 黄金家族,我带蒙古铁骑横扫亚欧 王爷再装傻,王妃就要改嫁啦! 班?狗都不上! 说好演小品,喜剧之王什么鬼? 综网法师,诸界游行 没人比我更懂港岛江湖 996的福报从每天100万开始 还好我重生了! 九爷別装了,温小姐她要去领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