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天子守国门,郡王守海关(第二更)(2/2)
堂下,襄垣王朱成鍨和灵丘王朱仕,正局促地行着大礼。
“臣……朱成鍨(朱仕)叩见陛下.叩见皇后娘娘、各位娘娘、懿安皇后娘娘……”
虽然天启的孝期已经过了,但两人依旧穿着半旧的素白袍子。襄垣王朱成鍨是个干瘦的老头,脸上皱纹深得跟刀刻似的。灵丘王朱仕年纪轻些,是个白胖的小子,此刻紧张得额头冒汗。
他们偷瞧着御座上的崇祯,心里直犯嘀咕:这皇帝……看着太年轻了,还是半大孩子的模样。可干起那些抄家、迁藩、放债、收议罪银、罚赎罪田等等的狠活儿来,那是一点都不手软啊,这么小就如此……长大了还了得?
“二位王叔平身,赐座。”崇祯声音温和,带着笑意。
“谢陛下!”两人谢恩起身,小心地在下首绣墩上坐了半个屁股。
“一路南来,辛苦了吧?”崇祯问道,语气家常,“带了多少人随行?”
朱成鍨忙躬身:“回陛下,臣……带了家眷仆从,约四十余人。”
朱仕也赶紧道:“臣……臣带了三十余人。”
崇祯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随即摇头:“少了!太少了!”
二王心里咯噔一下:少?这几十口人,一路吃喝嚼用,快把他们从大同带出来的那点体己掏空了!还嫌少?多了我们可养不起啊!
崇祯没理会他们的心思,目光转向陪坐侧的宗人府丞武清侯李诚铭和英国公世子张之极。
“武清侯,张卿。”崇祯开口,“二位郡王此去,是要替朕镇守海关,屏藩海疆的。身边只有几十个老弱,如何够用?护卫人手,得添!至少得有三四百精壮之士,方能护得周全,也显天家威仪。你们看,该如何置办?”
“镇守海关?”
“屏藩海疆?”
朱成鍨和朱仕听得是一头雾水,心里更是发慌。祖训煌煌,藩王不得临民治事,更别提掌兵镇守了!这……可是大忌!
朱成鍨硬着头皮,颤声道:“陛下隆恩,臣等感激涕零!然……然祖制有训,藩王……”
崇祯心里暗骂着“就知道拿祖制说事”,面上却依旧温和,抬手打断了他:“王叔误会了。朕说的‘镇守’,并非让你们去管着地方有司,更非掌兵临民。”
他身子微微前倾,耐心解释着:“这‘海关’,乃新设之衙门,专管海外贸易征税事宜。襄垣王叔的封地,朕意设在松江府,那里将设立‘江海关’;灵丘王叔的封地,设在泉州府,那里会设立‘闽海关’。”
设海关的事儿,当然是由户部的云南清吏司具体负责的,不过若是户部的人拖拖拉拉的不办,等七王更封完成了,这七个郡王就能密揭上奏,揭发东南地方上走私成风,什么白、茶叶、丝绸、瓷器大量运往辽东建奴地盘了.到时候,锦衣卫、御前亲军就可以介入。
如果还搞不定,说不定就会有人“谋王杀驾”了这些大明的“要饭王”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势,但要真的被地方上的豪强杀了.嗯,东南那里的所谓豪强是罩不住的!
他看着二王依旧茫然的脸,继续道:“二位王叔的职责,主要有二。”
“其一,经营好你们王府名下的码头、商铺、货栈。这些产业,朕会着人帮你们在口岸置办妥当。经营所得,一来供王府开销,二来嘛……”崇祯笑了笑,“也好早日还上朕借给你们的那笔‘安家银子’的利息不是?”
二王心头一抽,那月利三分的“恩情债”.真是怎么都还不完啊!
“其二,”崇祯语气稍肃,“替朕看着点这海关。海关税收,关乎国用,不容有失。若发现有奸猾之徒,勾结海商,偷漏国税,损公肥私……二位王叔可密奏于朕!此乃大功!”
什么?密奏?打小报告?朱成鍨和朱仕彻底傻了眼。
经营码头商铺?他们哪懂这个!别亏了老本,最后真成大明要饭王了!
至于盯着海关,密奏打小报告.这不是干涉地方政务?他们哪里敢干啊?到时候不给人搞进凤阳高墙!
两人面面相觑,脸色都有些发白。
崇祯看着他们目瞪口呆的模样,脸上笑意更浓,温言安抚道:“二位王叔不必忧心。朕岂会让你们独自操劳?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他指了指李诚铭和张之极:“宗人府、锦衣卫还有御马监,都会为你们安排妥当。护卫司的人手,他们会精心挑选着。会经营的管事、账房,他们也会为你们安排的。到了地方,还有两淮盐运使崔呈秀、巡海御史周应秋。他们会提前在松江、泉州等地等候,协助你们安顿,一应产业、码头、商铺,他们自会帮你们料理清楚。”
原来一切早就安排好了!不仅京城这边的锦衣卫、御马监、宗人府已经动起来了,连崇祯派去南方的三个走狗崔呈秀、周应秋和田吉也早就得到了崇祯的中旨,开始在南直隶、福建、广东替即将去守海关的郡王张罗了。
崇祯心想:你们就安心当个招牌,收收租子,顺便帮朕看看场子。小报告你们不会写也没关系.举报材料什么的,朕最懂了!
真要有不开眼的,因你们“举报”了他,就把你们害了……朕一定会替你们报仇,顺便抄了他的家,连本带利收回来!啊呀,怎么有点期待啊.
崇祯最后道:“二位王叔且在清华园安心住些日子。待护卫司组建停当,一应事务安排就绪,自会护送你们南下松江、泉州。到了那边,自有崔呈秀、周应秋接应。你们也不用担心,只管安心过日子就是了。”
朱成鍨和朱仕闻言,心中稍定,虽然前途依旧茫茫,但至少不用独自去面对那陌生的“海关”和“商市”了。两人忙起身,再次叩谢天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