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下)(2/2)
嘶。
周围响起数道压抑不住的倒抽冷气声。
数位穿著飞鱼服的锦衣卫,快速准备好笔墨纸砚,呈送给贾邵。
甚至有一位锦衣卫,还亲自给贾邵研墨!
何旭、苏祈等人,被请出謫仙阁。
万眾瞩目中。
贾邵在謫仙阁落座,执笔开始写信。
这封信,他写了很久,笔一直未停,也不知究竟写了什么內容,又是给谁写的信。
等好不容易停笔之后。
贾邵突然看向謫仙阁外的萧震,问道:“萧將军,我有一个问题。若是让你来选,盪倭寇海波平,亦或者封万户侯,你会选择哪一个?”
萧震毫不犹豫答道:“自然是荡平倭寇。封万户侯,对於萧某来说,毫无意义!”
崔峴毫不意外这个回答,朗声笑道:“好!既然这样,我有一首诗,赠予將军。”
“来日上了朝堂,將军不善言辞,可藉此诗,向陛下,向朝堂袞袞诸公明志。”
总觉得,一场辩论,火还不够旺。
再加点『柴火』吧!
反正都决定要救人了,那就把『护甲』再叠厚一些!
萧震,他崔峴救定了!
听闻贾邵要写诗,苏祈等才子,萧震,以及全场文人们,都振奋瞪大了眼。
连锦衣卫沈暉,都侧目看向贾邵。
在无数人注视下。
便见謫仙阁里,一身青衣的贾邵提笔蘸墨,一气呵成笔走龙蛇,在纸张上书写。
与此同时。
少年郎清脆有力、充满蓬勃朝气的声音,贯彻全场!
“《韜鈐深处——洛阳謫仙阁送抗倭將军萧震》。”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籤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此诗一成,全场神情振奋,群情激盪。
若非锦衣卫在场,读书人们怕是要纷纷站出来,激动到大声呼喊、嘶吼!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別说身为將军的萧震。
就是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听了,都热血上头,恨不得马上去东南海上嘎嘎乱杀倭寇!
而萧震本人,在听完这首诗的內容后,浑身一震,眼眸霎时发红。
这首《韜鈐深处》,写尽了他萧震半生报復、一生心愿啊!
此时、此刻。
萧震站在牡丹园林里,定定看著眼前才情横溢的少年郎贾邵,心想,这个人,他懂我!
他懂我『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之愿景!
就算眼前这少年郎,暂且是白身,又如何?
来日,此人必定一飞冲天!
而他萧震,愿追隨此人!
因此。
萧震虎眸含泪,当眾朝著贾邵深深一躬身,颤声道:“谢先生赠诗活命之恩情,萧震,和八千兄弟,铭记於心。”
在无数人动容注视下。
贾邵起身,朗声笑道:“我只盼来日,萧將军能为陛下,为我大梁、为大梁无数百姓,盪尽倭寇、平定海波!”
盪尽倭寇、平定海波!
这是何等崇高的愿景!
是对一位將军,最真挚的祝福啊!
围观的人群们再也忍不住,甚至不顾锦衣卫在场,激动跟著吶喊道:“盪尽倭寇、平定海波!”
吶喊声响彻牡丹园林。
崔峴那封信,那首诗,和萧震的那封信,一起封存,被锦衣卫送往京城。
本次辩经,结束了。
而贾邵单人辨战四位绝世大才子,引经据典之精彩內容,和那首震撼人心的《韜鈐深处》,仿佛一团火种。
自洛阳城燃烧,然后呈燎原之势,蔓延向整个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