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石山说编制(1/2)
第36章 石山说编制
“经过之前的训练和战斗检验,三人小组的效果还不错,继续保留,小组长由组员自行推选即可,但在职务晋升上优先考虑。”
三人小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编制,只是方便训练管理的基础单元。
队伍草创,之所以管理混乱,很大程度是基础单元太弱,不能有效发挥人力优势。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可华夏几千年历史,也就出了一个能驱市人为兵的兵仙。
让从没有带兵经验的地主、庄丁、站丁上手就统御几十、上百甚至更多的乌合,乱是必然,不乱才怪。
人多到一定程度,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编制和人才有效统合,不仅不会出战斗力,还会因管理不善而严重内耗。
徐州红巾军不是没有明白人,但各部情况不一样,无法照搬经验。
前日在天香楼,闻四九跟一帮老弟兄喝酒时,就聊到编制问题,众兄弟却因各有各的难处,话题并没有深入。
闻四九心里装着事,没有提问,石山便继续介绍道:
“军官职务名称变化较大,首先是牌子改为“什”,牌子头改称‘什长’。”
什和什长词义表达确实更加准确,但蒙古人统治徐州一带已经百余年,百姓早就接受了牌子头的概念,改来改去纯粹是多此一举。
不过,闻四九清楚石山的重头戏不在这里,只是暗自腹诽,点头示意自己在听,请副千户继续讲。
“每五个什合成一个队,队官名为队率,另配旗、鼓手各一人。每六队编为一营,营官名为指挥使,配副指挥使,另配旗手、鼓手各一人,令手二人,满编共三百二十四人。”
“等等。”
这已经不是改几个职务名称了,而是彻底抛弃了官军那一套军制。
闻四九早就知道石山心中别有丘壑,既然敢搞出这么大的动作,必有应付之词,却还是忍不住开口质疑。
“红巾军各部或有人数多寡的差别,但在军制名号上都沿用了官军那一套,为何到了副千户这里,就要另行一套?”
石山没有意外闻四九会质疑这问题,自动忽略了“另行一套”的警告,解释道:
“鞑子置牌子、百户所、千户所,要求各部上马则行军作战,下马则屯聚生产,看似很神秘,其实和当初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简单点说,二者都是起于苦寒之地,人丁稀少的蛮部统合民力的手段。
不同的是,女真人以渔猎为生,兼顾耕牧,物产相对更多,聚落因而更大。
其谋克定为三百户,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需要围困、陷阱、惊吓、驱赶、射杀、抓获等分工的部落大围猎就需要这么多人。
各部在长期生产、围猎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战术和配合,也习惯以相应的人数和战术执行独立作战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