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战乱世不进则死(2/2)
俘虏见石山眉头微蹙,疑心石元帅不悦,急忙补充道:
“可…可要想破甲,得…得二十步内才稳当!”
四十步?
石山心下疑惑,以这铳管的长度和装药量,不该如此不济。
他凑近燃烧室引火孔嗅了嗅残留的火药味,又用手指探了探有些粗糙的铳管内壁,心中了然——火药配可能有问题,气密性更是稀烂!
“用的什么弹丸?”
“铁丸子!”
俘虏见石山很懂的样子,又补充了一句:
“铁丸不够,碎石子也…也能凑合打。”
“取弹丸来。”
童四儿早已备好,递上一枚沉甸甸的生铁弹丸,只见其直径约有一寸,表面勉强算圆,细看却布满了砂眼和气孔,凹凸不平。
石山随手将弹丸丢进微微上翘的铳口。
“咣当——啷!”
弹丸竟一路顺畅地滚落到底,撞在燃烧室壁上发出空洞的回响!
这气密性,简直是个漏风的破喇叭!
石山心中暗骂,难怪射程感人,不过,其分体铸造(铳管、燃烧室)、后装引火的设计思路,依稀已能看到后世火炮的雏形,究竟威力几何,还得眼见为实。
“走!找个地方,放几铳听听响!”
试射点选在营北空地,俘虏邓大缸在郭英冰冷的注视下,紧张地操作起来。
其人先是将木架深深插入冻土,调整碗口铳,大致指向远处竖立的厚木板标靶,随后用木勺小心翼翼舀起黑乎乎的火药,倒入铳口。
第一铳,他不敢装药太多,只倒了两平勺,便用长木杵伸入铳管。
咚!咚!咚!
用力而均匀地将火药捣紧实,之后便塞入一枚生铁弹丸,再次用木杵将其推送到位,抵住药室,然后再用烧红的铁钎,颤抖着点燃燃烧室上部引火孔中露出的药捻。
“嗤嗤嗤——”
药捻急速燃烧!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爆响猛然炸开!
狂暴的气浪裹挟着浓烈的硝烟和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石山只觉得耳膜嗡嗡作响,胸口像被重锤擂了一下。
抬眼望去,只见弹丸歪歪扭扭地飞出,不到三十步就无力地栽进泥土里,激起一小股烟尘,远处的标靶毫发无伤。
邓大缸满头大汗,用湿布裹着的细棍伸进滚烫的铳管降温,嘶嘶作响的白气蒸腾。
石山注意到他第二铳多加了小半勺火药,捣得更狠,装弹时,弹丸似乎略大,木杵推得颇为费力。
“轰——!”
第二铳响声更沉!弹丸挣扎着飞到了五十步开外,依旧偏离靶心甚远。
“换三十步靶!”
距离拉近,准头依旧飘忽,第三铳、第四铳,弹丸不是左偏,就是右跳。
直到第五铳,标靶被拖近到二十步。
“轰!咔嚓——!”
这一次,弹丸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狠狠擦过木板靶左上角!半寸厚的硬木如同脆弱的蛋壳般应声碎裂,木屑纷飞,一个狰狞的豁口赫然出现!
“嗯!”
石山眼中终于露出一丝满意。
“不错!你叫邓大缸?”
“是…是!小人邓大缸!”
俘虏又急又累,汗如雨下,但听到这问话,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好!入教卫营听用!”
邓大缸扑通跪倒,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
“谢元帅大恩!谢元帅大恩!”
这碗口铳,射程近、射速慢、准头差,问题一大堆。但只要那二十步内摧枯拉朽的毁伤能力是真实的,它就具备了战场实用价值!也为石山铸造火炮提供了新思路。
然而,一想到怀远县那些连铁水都炼不出的小土炉,石山就觉得头疼——指望他们短时间内造出合格的生铁弹丸都难如登天,遑论铸造精良的火炮。
人才!真的很缺技术人才啊!
也不知道周闻道回到江南后,有没有找到技术过硬的工匠。
可是,红旗营现在两面受敌,就算周闻道找到了工匠,也很难将其安全送到濠州。
石山很快就将这些负面情绪抛之脑后,询问童四儿道:
“咱们一共缴获了几门火铳,有多少弹丸?”
童四儿知道石山还很关心火药,早就清点了相关物件,答道:
“碗口铳二十六门,弹丸差不多有一千个,还有大概六百斤的火药。”
“好!”
有这些碗口铳,红旗营的攻城、破阵等战术手段又丰富了,可惜一千枚弹丸经不起几次大战消耗,只希望周闻道能尽快完成任务,自己也必须解决途中的不确定因素。
拿下滁州,刻不容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