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扫元 > 第209章 聆听新时代脚步

第209章 聆听新时代脚步(2/2)

目录
好书推荐: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超武斗东京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玄幻:敢退婚?我反手娶你家老祖!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女子监狱长?无良作者別搞我! 离谱!这个家族僕人都是大帝!

他眼中精光爆射,猛地向前一挥手,仿佛要将无形的障碍劈开。

“若是在这织机的两端,装上强劲的‘绷子’(弹簧),再以精巧的机关连接脚踏板。

织工只需用脚轻轻一踏,那绷子积蓄的力量瞬间爆发,便能将梭子如同强弓劲弩射出的箭矢般,击发出去,在经线间自动、疾速地往复穿梭。其速度之快,岂是人力推送可及?!

布幅的限制,也将迎刃而解!甚至……再或者……”

石山口中吐出的每一个设想,都如同重锤,狠狠敲打在周闻道的心坎上。作为一个浸淫布业多年的行家,周闻道太清楚这些“模糊想法”背后蕴含的恐怖潜力了!

水轮驱动?飞梭?那画面光是想象,就让他浑身血液都似乎要沸腾起来。

元帅虽然不通具体技艺,但他指出的方向,每一个都直指当前纺织工艺效率提升的瓶颈,那是一种跳出匠人思维藩篱,俯瞰全局的战略眼光!

官厅内一片寂静,只有周闻道粗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他僵立在原地,脑海中早已是惊涛骇浪,石元帅描绘的那些“模糊想法”,此刻在他眼前化作了无比清晰、无比震撼的画卷:

奔腾的江河之水,推动着巨大的水轮缓缓转动,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

水轮通过复杂的传动装置,驱动着厂房内如森林般密集排列的纱锭,它们整齐划一地高速旋转,发出令人心悸的嗡鸣,洁白的纱线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

织机之上,沉重的木梭在强劲绷子的驱动下,化作了一道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黑色闪电,在密集的经线间疯狂地、不知疲倦地自动往复穿梭,发出“噼啪!噼啪!”清脆而急促的爆响。

原本需要织妇辛苦半日才能完成的布匹,在这飞梭的疾驰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延伸。

堆积如山的被巨大的机器贪婪地吞噬进去,伴随着机器的轰鸣,雪白、绵长、均匀得不可思议的纱线被源源不断地吐纳出来;

这些纱线又被飞速织造成一匹匹宽幅巨大、质地均匀的布,如同江河般滚滚流淌,仿佛无穷无尽……

一种混合着极度震撼、灵魂战栗般的狂喜,以及对那颠覆性未来无限憧憬的炽热情感,瞬间将这位新任荣军社都事彻底淹没。

什么冗员庞杂,什么管理混乱,什么执役人等技艺粗疏,什么特许经营的蝇头小利……在这足以改天换地的宏伟蓝图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如同尘埃般被轻易扫去。

周闻道的心,已被那机器轰鸣、布匹如潮的未来图景彻底点燃。

石山看着周闻道两眼放光的样子,知道火候已到,思想的种子已深深种下。便不再描绘那震撼的未来,转而沉声定下实际的步骤:

“你呈文中提到执役人等技艺教习和理清权责之策,条理清晰,具体可行。我只再强调两点。”

周闻道猛地回过神来,强压下心头的滔天巨浪,凝神细听。

“其一,教习不可只局限于眼前的具体工艺。对于那些有心向上,肯学肯钻的匠人、工徒,要通过开设夜校、工余学堂的形式,教他们识字和算术——这是根基!

以后,咱们的机器会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精巧,越来越复杂。一个只会埋头苦干,却连机器上的铭牌、操作章程都看不懂,连简单的加减乘除都算不清的人,如何能使用好这些新机器?

又如何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进而改进它?识字、算术,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

识字?算术?周闻道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元帅的深意。这不仅是使用新机器的需要,更是培养能理解,甚至改进机器的人才的根基。他立刻点头:

“属下明白!此乃百年大计,定当用心办好!”

“其二。”

石山竖起第二根手指,不容置疑地道:

“一线工匠的待遇,必须分层,干活麻利,能超额完成任务的,月钱要涨。更要重赏那些能钻研工艺,发明新法子,或者改进机器,能明显提升劳动效率的能人。”

石山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千金买马骨的豪气。

“只要他们能创造出远超其薪酬的价值,就不要怕这点钱。要让他们看到,动脑子、出成果,就能得到实实在在、令人眼红的好处!这钱,得值!”

周闻道听到“月钱要涨”、“重赏”,下意识地就觉得牙根一酸——又要增加开支!荣军社本就负担沉重,精简尚未开始,新的投入似乎又迫在眉睫。

但转念一想元帅描绘的那水力纺纱、飞梭织布的场景——若真有人能造出这等神器,或者哪怕只是将其效率提升一两倍,那创造的价值……这点月钱和赏金,就算不了啥了。

只是……那神器的机器尚在元帅的构想之中,眼前这“重赏”的钱,又该从何处挤出?这现实的窘迫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稍稍冲淡了些许他心头的狂热。

石山仿佛能看透周闻道的心思,立即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指明了方向。

“合肥大局已定,滁州那边铸炮之事也取得了突破。陶司业(陶成道)带着匠作院,已经在赶来合肥的路上。

你回去后,立刻着手,先召集社内最好的木匠、铁匠,将我方才提出的那些想法,与他们细细分说,看看其中哪些想法在现有条件下是可行的,哪些又是空想。

若有工匠觉得可以尝试做出实物验证,尽管放手让他们去做,所需物料,优先供给。”

石山的手指在案几上重重一点,道:

“若在验证过程中,遇到了你们匠人难以解决的技术难关,待陶司业到了,便可找他。匠作院汇聚了各方顶尖的能工巧匠,集思广益之下,总能想出点子。”

周闻道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元帅早有安排,有匠作院作后盾,那些看似缥缈的想法,便有了落地的希望——至少,能大大缩短验证可不可行的时间。

“回头。”

石山最后指示道:“你再将今日你我商议的这些,重新梳理整合,拟写一份详尽的《荣军社改制及未来发展方略》,正式呈报上来。”

元帅已然将路径、资源、方向都指明,剩下的,唯有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周闻道胸中激荡着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豪情,仿佛肩负着开启一个崭新时代的重任。他霍然起身,整肃衣冠,对着石山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道:

“元帅深谋远虑,为荣军社指明通天大道。属下肝脑涂地,亦难报知遇之恩万一!属下必殚精竭虑,推行革新,穷尽所能,让荣军社脱胎换骨,成位我红旗营坚实后盾与利器之源!”

石山看着周闻道眼中那熊熊燃烧的火焰,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

“好!去忙吧。”

周闻道再次深深一揖,这才转身,步履沉稳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昂扬,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官厅。

直到那略显沉重的门帘在身后落下,隔绝了厅内略显压抑的空气,秋日微凉的清风拂过滚烫的面颊,周闻道那被未来蓝图和激昂誓言充满的头脑,才稍稍冷静下来。

一个先前被忽略的细节,如同水底的暗礁,悄然浮上心头。

等等……元帅方才似乎提到过,待荣军社日后盈利了,户曹的拨款会转为税收上的减免或返还?这……这似乎意味着,荣军社是需要缴税的?

这个念头一起,周闻道不由得在官厅外的廊下停住了脚步,眉头再次困惑地皱起。

荣军社,不是元帅的‘少府’吗?在他的认知里,历朝历代,皇帝的少府,为皇家提供用度,何曾需要向国库缴税?

元帅此举……是何深意?难道是要将荣军社彻底视为一个独立的“官办”产业,而非纯粹的私产?这其中的界限和用意……

他下意识地回头望了望那紧闭的官厅大门,里面隐约还能听到石山翻阅文书的细微声响。此刻再折返回去追问这税收细节,显然不合时宜,也显得自己过于斤斤计较。

罢了,此事容后再细想。周闻道摇摇头,暂时将这困惑压下,深吸一口气,重新迈开脚步,心中已然被那轰鸣的水轮和疾驰的飞梭所占据。

周闻道走出元帅府不久,就骤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骑士手持加急令牌,下马后,很快就被门口的亲兵领进元帅官厅。

“报——!紧急军情!元廷遣使,已至五河渡口!打着仪仗,口称奉旨,请求面见元帅!!”

……

ps:啰嗦两句:纺织技术革新,确实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只是做到这一步的话,离工业革命还早得很。

本书从第七十三章周闻道出场,就一直在铺垫纺织技术革新。

但想革新,也没那么容易。

就好比第五十五章无敌铜将军,便开始铺垫火炮。这都两百多章了,真正的火炮还没出场。

为此,野人还挨了不少读者的骂,说是故意压战力——我不明白,技术革新难道真的只需要主角灵光一闪,不需要客观条件和验证步骤?

元末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十字路口,现实世界,大明开创者们没能选择更正确的方向。穿越者的世界,如果还不弥补,那不就是白穿越了么?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红楼芳华,权倾天下 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 扫元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