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攻寨堡势如破竹(2/2)
这也是石山坚持要先取当涂,再命令徐达、胡大海、王弼三部分别攻灭龙窝水军,并夺取溧水、溧阳和句容三城的原因之一。
只有堵住了集庆路所有对外的门户,他才能安心收拾内部,推行自己的政策。
待解决了最为反动的团练武装上层头目,其下层的普通乡勇就容易处理多了。
方法也很简单,石山当初刚刚拉起队伍,在楮兰站中就曾用过;后来攻破五河城,急着回师虹县,也曾用过改进的方法,对此早已轻车熟路。
无非就是利用团练武装不可避免的内部矛盾,首先发动底层乡勇斗大户狗腿者,分化瓦解其组织,清除掉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
然后择优选精壮本分的乡勇,送入战训营集中训练后,再补入红旗营。
其余乡勇,石山也没打算将他们放归原籍。
必须彻底打散其原有组织,由红旗营的伤退老兵带领,选取部分表现突出者自行管理,并接来乡勇的家属,重新建村。
而安置他们的田地也是现成的——之前被没收的团练武装头目田产,需拿出一部分就够了。
这些人一旦亲身感受到跟着红旗营,有田种、有饭吃,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远胜以前,他们就会自觉成为红旗营立足江南的第一批最坚定的支持者。
所以,石山并不在意集庆路元军这段时间,到底编练了多少乡勇,甚至将所有青壮百姓都编为乡勇才好。
——那样,他就能更加名正言顺地改造这些被俘的乡勇,彻底摧毁集庆路旧有的统治基础。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元廷虽然放开了团练禁令,但下发的“义兵”元帅、万户、千户等官职告身却有定额,不可能真的任由各地官府肆意扩充兵马。
需要自掏腰包养兵的团练武装头领们也要考虑成本问题,不敢抽丁太多以致把自己吃垮。
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指导下,新编练的团练武装战斗力通常都比较低下,难堪大任。待到石山率领中军主力抵达江宁镇时,常遇春所部先锋已经连续攻克了板桥、谷里两地,并派回了传令信使。
“报——元帅!先锋已攻克板桥、谷里两镇,攻破元军乡勇营寨两座,阵斩二百五十六级,俘获乡勇一千九百二十八人。常都指挥使已乘胜率军攻打敌军牛首山寨堡!”
牛首山最高处虽仅有七十余丈(约230米),却不是一座独立的山峰,而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占地范围甚广。
战前,军令司的众参军们研究江宁城周边地形后,认为城外最有可能被元军用来集中屯兵驻守的三个区域,分别是牛首山、方山和钟山。
其中,牛首山占地面积最广,地形也最为复杂,最能屯驻大军。
虽说太平、集庆两路的团练武装,现阶段战力不够红旗营正眼相看,但蚁多咬死象,若是敌军凭借有利地形固守,仍有可能对连续作战的红旗营造成相当的伤亡。
石山对常遇春如此迅猛突击不禁有些担心,问道:
“尹队率,牛首山寨堡内究竟有多少守军,伯仁(常遇春表字)可曾探查清楚?”
前来报捷的骁骑卫队率名叫尹时,舒城人,接受任职轮训期间表现较为突出,曾受到过石元帅的亲自嘉奖,也算是在元帅面前混了个脸熟。因而在石山面前没有拘束,应答自如,道:
“回元帅,据俘虏供述,牛首山山上约有三千守军。冯镇抚(冯国胜)已经派人前去探查过,情况大致属实。”
当前,被先锋部队击败和发现的团练乡勇总数已近八千人。
虽然主要原因是红旗营进军神速,导致集庆路元军来不及收拢兵马,重新部署防御。但按常理推断,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人平均布设兵马,放任敌军逐个击破。
如果团练武装的主力不在牛首山上,那么大概率就会在方山上。
另一处适合屯兵的地形钟山,位于江宁城东北角,虽然可以屯驻部分兵马用以牵制攻城的红旗营,但元军若是将大部分乡勇布置于钟山上,就等于放任红旗营大军长驱直入,进抵江宁城下。
方山占地面积虽小,但其东南两面有秦淮河和句容河环绕,更外围靠近牛首山的一侧,还有牛首山河、百家湖、九龙湖、东毛湖等众多水系,地形错综复杂,很难被突袭,确实适合屯驻大军。
而先锋部队渡江之后,就连续行军,又接连攻破敌军数处寨堡,士卒已然比较疲惫,若不顾疲劳继续扩大战果,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以逸待劳的敌军所趁。
石山在心中迅速做出了判断,对尹时下令道:
“你现在立即返回前线,告诉伯仁,攻下牛首山寨堡后,先锋部队务必就地休整,等待主力部队汇合后,再统一进行下一步行动!”
石山用兵向来持重,自起兵以来未尝一败,更带领红旗营有弱到强,打下偌大基业,底层将士对元帅已经产生了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和崇拜。
尹时见石山如此慎重,也担心先锋兵马有失,不敢怠慢,忙抱拳应诺:
“末将领命!定将元帅钧令一字不差地带到!”
当尹时快马加鞭赶回牛首山前线时,红旗营先锋部队正遭遇自进入集庆路以来的第一场硬仗。
守卫牛首山寨堡的,虽然仍旧是那些兵甲不全的乡勇。但该堡垒依托险峻山势而建,可供红旗营将士进攻的正面非常狭窄。
擎日卫连续发起两次猛烈进攻,都被守军打退,伤亡近百人,却连敌军寨墙的边都没能摸到,此刻正在组织第三轮猛攻,已然打出了真火。
“元帅有令!”
尹时策马抵达擎日卫的将旗之下,却没有看到主将常遇春的身影,顿时暗道不妙,焦急地喊道:
“——常都指挥使何在?”
“在那里!”旁边掌旗的将士抬手一指。
尹时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身披铁甲手持圆盾的魁梧身影,正如同灵猿攀岩般,沿着云梯快速地向上攀爬,其动作之敏捷,与那身沉重的铠甲形成了鲜明对比。
下一刻,那身影已然矫健地跃上了堡墙!
随即,堡墙之上的守军便陷入一片混乱,刀枪交击之声,伴随着凄厉的惨叫,鲜血与残肢断臂四处飞溅,仅仅十数个呼吸间,堡墙上便被清出了一片空地。
旁边几架云梯上的擎日卫锐卒趁机攀上城墙,掩护那人扩大战果,而在堡墙下军阵中的众将士则跟着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都指挥使威武!”
堡墙上,那战神下凡般勇不可挡的身影,不是擎日卫都指挥使常遇春,还能是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