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五个备选(3更求追读)(2/2)
江阳眉头微微皱起:“穿透力强,必然表明该粒子和物质相互作用弱。既然相互作用弱,这些粒子又怎么可能导致我们人体产生次生辐射?”
陆兆明道:“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你所经历的那几次末日,明明发生在可以隔绝任何辐射的地下,死因却偏偏是因为外来能量而产生的次生辐射。
除了做出这种猜想,我们根本别无他法。”
孙长河凝重道:“如何确定导致末日的是哪一种可能性?”
陆兆明斟酌着:“末日来临那一刻,对应的粒子必然处于极大爆发状态。
这样的话……探测末日来临之时哪种粒子出现异常,即可确定究竟是哪一种粒子。
其中渺子探测较为简单,云室即可探测到它。
中微子探测较为困难,但我们也有对应的手段,可以通过中微子望远镜来探测它。
引力子的话,我们尚未证实引力子的存在,但引力波已经确认。我们可以通过引力波望远镜来探测它。
暗物质和未知粒子就没有办法了。”
孙长河微微点头:“这样也好,就当是排除法。”
如果最终的探测结果排除了渺子、中微子和引力子,那么就可以确定要么是暗物质粒子,要么是未知粒子,也不能算是没有收获,同样可以为下一世指明方向。
“探测重点要放在中微子和引力波上。我们国家现阶段有对应的探测实力吗?”
面对江阳的询问,陆兆明教授神色有些沉重:“我国有一台已经投入运行的中微子望远镜,位于罗洪山下的罗洪中微子探测器,另有一台还未建成的,森山中微子实验室。
全球目前正在运行的科研级中微子望远镜,不包括我国,还有五台。
引力波望远镜的话,全球正在运行的一共有三台。我国有两台正在建设,还未完成。”
如此加起来,便一共是七台中微子望远镜,三台引力波望远镜。
江阳瞳孔微微缩紧:“只依靠我国的,够用吗?”
“不够。”
陆兆明教授摇头:“就算加上其余国家的,也不够。
探测时间与窗口太短,仅有末日来临之时的短短两分钟时间而已。
要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足够的数据……”
他咬了咬牙:“至少需要八台大型科研级中微子望远镜,四台大型科研级引力波望远镜。
以我国的工业实力,在短短十天内,强行将在建的一台引力波和一台中微子望远镜建造到可以运转,希望虽然不大,但总归还有一点希望。
关键在于,国外的怎么办?
这种堪称国之重器的大型科学装置,每一台都是所在国家的命根子。让他们配合我们,连接到我们的信息网络之中,暂时由我们管理,怎么可能?”
江阳默然。
他对于国际关系不太了解,但也知晓一点当今的世界局势,知晓国际间关系的紧张。
就算在和平环境下,达成如此重大的科技合作都不太可能,更不要说在此刻的局势之下。
那根本想都不用想,一点可能都没有。
除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