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极限精度(2/2)
届时,这些光芒会被成千上万个光电倍增管捕捉到。
观测这些光信号,便可以重建整个中微子撞击事件,进而反过来对中微子的各种性质进行研究。
这便是森山中微子望远镜的运作原理。
显然,中微子望远镜之中的纯水越多,体积越大,被中微子恰好撞击的概率便越大,性能便越强。
正因如此,它内部才需要有这么多纯水。又因为需要提升探测精度、排除干扰的缘故,它才需要这么纯净。
依据地球所处的中微子环境,综合探测器性能,游志成知道,这座中微子望远镜平均每天大约能探测到35次左右的中微子撞击事件。
“终于快要建成了啊……”
游志成心中慨然发出了感叹。
距此数千公里之外,青湖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目前的建设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稳定器的安装。
青湖基地所在的地方远离城市,人类活动极少。
这里的地质也足够稳定,不会有火山和地震发生。
这样看起来,稳定器的安装似乎有些多余。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它对于精度的要求太高太高了。这便导致就算没有人,附近地区一块石头从山上掉下来,一头野生动物从附近跑过,一辆汽车从几十公里外驶过,甚至于基地内人的行走,都会对探测精度造成巨大影响,导致它完全失去探测能力。
而这一套稳定器装置,能将外界震动影响削弱到原有的数百万分之一,以确保探测不受影响。
两天忙碌,稳定器安装终于告一段落。
该进行第一次校准实验了。
沿着它足足有一万米长度,呈直角向外延伸的两条干涉臂,在被抽成了高度真空的干涉臂内部,两束激光同时发出,在约30微秒时间内同时到达干涉臂顶端,准确命中安装在稳定器上的反射镜面上。
反射镜面将这一束激光瞬间反射回原点,在这里又被一面反射镜面反射,在干涉臂之中足足循环了一万次。
一次循环,这一束激光便会跑出20公里的距离。一万次,便是20万公里。
因为干涉臂长度已经固定,光速已经固定,循环次数已经固定的缘故,激光在干涉臂中循环这100次所消耗的时间应该是一个固定值。
但其实不是。
因为引力波会拉伸空间,导致空间距离发生极为细微的变化。
如此,只需要测量这些激光束跑完这些距离所消耗的时间的变化,便能感知到引力波的踪迹,进而对其展开研究。
按照设计标准,青湖引力波探测器的探测精度,甚至能达到测量太阳与4.2光年之外的比邻星之间,如此之长距离仅发生五分之一根头发丝距离变化的程度!
此刻,这一座如此精密的引力波探测装置已经真正建成。
末日七号基地,顾常山看着江阳:“七台中微子探测器,四座引力波探测器,26座渺子探测器,以及配套的电磁波探测器等,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