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黄忠的决定(2/2)
卢植也点头道:“虽然陈信没透露太多,但我们多少猜得到,三国灭亡后,那个叫做普的朝代定然是做的不怎么好的。”
“他几次欲言又止,並比较赞同那会伯圭对外族的做法,我估摸著后世的异族可能会有严重的寇边或者侵犯的行为。”
“我心中担忧后世汉民过的悽惨,因此也没细问此事,玄德也和我差不多的想法。”
刘备点头:“先生说的是,所以我等来日方长,责任重大。”
“我上次让人去信吕布,不出所料的没有任何反馈,到目前为止,只有吕布魔下的宋宪是必死名单,他需要为那二十条人命付出代价。还有挟持天子的那几个垃圾也该杀,其余的人暂时都不至於。”
陈信若是在这,定然要给刘备点个讚,记仇好,我也喜欢记仇!
武庙之后,是两位神医提出的军医,陈信当时对此大为赞同。
做好应急外伤处理,是可以显著减轻现场阵亡的,这点已经被歷史所验证。
止血到包扎这一整串的流程,到底需要实际操作的士卒有多少医疗和药草上的知识,
陈信完全不清楚,两位神医看看办就行。
陈信所说赤壁的详情,刘备准备稍后再去了解,他在纸上写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八个字,交给卢植。
“先生看看,此句名言可有印象。”
“因为我的学业实在是算不上太好,一时间也无从判断,个人感觉是没有听说过。”
卢植反覆品味后,感觉甚是有道理,再交给其他的几位,然后微微点头:“当时的语境如何?”
刘备道:“我和黄姑娘聊了聊高祖的功过,黄姑娘告知以史为鑑,习先人之优点,避先人之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卢植自问算得上当世大儒,和陈群等世家子交谈后发现,確认眾人都未曾听说这句话。
至此判断多数是后人所言,等到下回陈信来之后,再问问到底是出自於哪位后世高人之口。
此时黄忠求见。
眼下黄敘的病情逐渐稳定,但生病日久还动了刀,又伤元气,还需要在陵好好的修养一段时间。
刘备安排两个侍女和个管家,又拨下部分用度,专门伺候黄敘的日常生活,黄忠思索再三,综合在秣陵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老爷子承认他心动了。
虽然刘表確实待他不薄,但刘备这边同样是恩厚,而且相比起荆州,扬州这边看上去基业草创,老板也更有进取之心,內部环境外部条件都要好上荆州,两边的差距显而易见。
不过即便如此,黄忠也表示,刘表待他算得上重视,因此他决定还是要去襄阳亲自卸任,並告知需要治疗儿子的原委,之后再来扬州入伙,此为正常的流程。
黄忠信步入內,拱手道:“玄德公,诸位,虽然你们都劝我莫要再回襄阳,但此事涉及內心原则,还请让我单独回去一趟。”
“我本是南阳武夫,在荆州蹉跎数十年的光阴,两年前刘景升提拔我为中郎將,此为礼遇,待我不薄。”
“刘荆州並未辜负,而我决意弃荆州而入扬州,已是不忠,为救敘儿,长时间逗留秣陵,是为失职,若是就此不告而別,更是失礼。”
“我思来想去,这几天时间辗转难眠,实在是不愿意做那不忠无礼之人,还请各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