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武侯祠(1/2)
第129章 武侯祠
刘备脸上表情轻鬆,甚至笑言应该给诸葛丞相上柱香,但他的心里其实沉重无比。
陈信第二次来的时候,就告知有过夷陵之败这件事,当时一笔带过了,谁都没当回事太往心里去,打仗输贏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前几次得知武庙之事,输给当时的陆逊,那就更可以接受了。
谁能像韩信那样,名不见经传,刘邦慧眼识才封坛拜將,之后就是传奇开掛般的一生无败绩呢?
刘备真的是没有想到,短短的四个字“夷陵之败”,竟然是输的如此惨烈的败仗。
若是夷陵之失没有的话,诸葛亮会不会更加的轻鬆?北伐会不会有更大的胜算?刘备不知道,
但他知道的是,亏欠这位丞相的实在太多。
丟下一整个烂摊子不说,还有个不怎么成器的儿子,还让人家做相父,现在的刘备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太过为难人了。
再怎么经天纬地,也经不起这样上难度哇,另一个时空的自己,稍微有点不厚道,
两人来到入门右侧,这是三绝碑,裴度,事君七朝的政治家,盛讚丞相有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及治人之术。
左边则是武侯祠的歷代变迁,记录蜀献王朱椿,对武侯祠和汉昭烈庙进行全面的修后的成果黄欣琪告知刘备,诸葛亮是歷朝歷代的文臣榜样,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莫不想要个诸葛亮这般的丞相,只想吃喝玩乐的平庸天子,同样想要个孔明这样的传奇代打。
刘备內心嘆口气,默默的在心里斟酌,待会上香的时候,到底要说点什么好呢?
这个时空的诸葛亮,不知道还有没有在天之灵?
往里又过两道门,这边就是著名的文臣武將廊了,右边是文臣廊,左边则是武將廊,分別以庞统和赵云为首,各十四人,共计二十八位,
刘备放下心中的曙,顿时来了兴趣,这个地方好。
来来来,让我瞅瞅,看看这边有多少人还没来报到,又是已经在可以徵辟的情况下的?
黄欣琪笑道:“这边有不少都是打完益州后加入的,根据年纪来推算的话,这会应该都还没多大。”
“还有是根据可查的记录,在明代和清中期的时候,武侯祠內还是有法正的。不过在道光二十九年,再次进行修的时候,当时的学者刘沅,认为法正此人眶毗必报,还算不上纯臣,因此就把他给移除了。”
刘备闻言微微皱眉,眶毗必报只能算性格问题,就没必要拿到檯面上来说。而且要纯臣才能陪侍,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
就拿现在汉末来说,黄忠也不能算是纯臣,若是按照原来的时空算,子龙早些年在大兄手下,
那是不是也不算纯臣?
不光是刘备,在绝大部分的人看来,良禽择木而棲,確实算不得太大的问题,在尽忠於旧主的前提下,再投新主並非不能接受。
刘备暗暗的想到,用人本来就要不拘一格才是,这个名为清的朝代,莫不是所有的官员都道德水准如此之高?
在这种他看来鸡毛蒜皮的地方,如此的锚铁必较,当真是不可取。
黄欣琪一一给刘备介绍武將廊的入选者,先从脸熟的人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