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袁吕开战·一(2/2)
已然进入秋季,秋收也已经走完,平原那边还是没有任何的动静。
袁绍看著桌上陈宫让人送来的信,气的直接將砚给砸了。
“来人,传眾文武,我要出兵剿灭平原。”
荀諶是第一个到的,他从建业回来之后,袁绍不出意外的没有动静,內心嘆口气选择摆烂。
主张迎天子的看法,主要是沮授提出,由丰附从。主要持反对意见的,则是许攸,淳于琼,审配,郭图四人。
反对的四人离奇的包括河北派系的审配,元从派系的许攸,颖川派系的郭图,外加武將淳于琼。
淳于琼作为昔日的西园八校尉之一,在势力內部的地位並不低。
荀諶明白,袁绍的內心已经做下决定,在这个节点上还没动静,已经彻底失去先手,也基本不再有什么可迴旋的余地。
曹操的充州牧是袁绍表奏,前几年在时运不济的时候,也多是袁绍接济於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鄴城不少人潜意识里认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多少得讲究个知恩图报,曹操本身就是袁绍的小弟,即便是把天子让给曹操,也无伤大雅。
荀諶內心再嘆口气,要破解充州牧的事太过简单,回头天子只需要给他个名正言顺的充州牧,曹操和袁绍就立刻脱离关係。
这四位建议不要天子的原因莫过於四点。
“和天子早就有隔阁”
“不需要皇帝来提升名望”
“不需要天子来招揽世家”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
没错,袁绍心中暗暗看中的,其实是最后那点。
在没有皇帝的时候,自己要做什么就做了,但如果真有要再进一步的那天,
那手里的皇帝就是额外的麻烦。
弒君是不可能的,但禪让同样麻烦,既然与其可能会有麻烦,不如开头就不要。
简而言之就是,四世三公的政治资本已经足够,门生故吏充足无需天子。
荀諶现在就是个佛系的看戏状態,也不说什么咱们得了天子曹操就得不到这样的话。
他不像田丰喜欢刚而犯上的直諫,主公既然都做了决定,那显然不会听,还有什么好说的,没必要。
拱手行礼,道了声主公后,荀諶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这个点召集眾人,估摸著是平原那边出了意外。哦,那边还躺著个破碎的砚台,看来不会有错了。
荀諶的思绪发散,想起那日和卢植所见所聊,离开州牧府之后还让人细细的打听过,基本没什么出入。
扬州那边的情况比想像中好太多,刘备竟然已经拿下全部六郡。
至於杀了左將军袁术,荀諶表示完全没关係,甚至感觉杀的好,家中枯骨而已,除了有个好的出身,其他一无是处。
世家需要分头下注,曹操得天子后,统一中原已经是必然,河北这边还是一团乱象,吕布都骑在头上作威作福。
荀諶承认他现在心里的心思,关注扬州已经多於冀州。就是目前他还不知道,刘备那边到底要有什么手段,来搞定马匹的问题。
若是不搞定马匹的问题,以后又要怎么北上呢?抑或是他的心里,乾脆只想做个割据政权?
如果是后者的话,以卢植的为人和对於汉室的忠心,应该不会如此力挺他才对。
荀諶自认为智商在线当世一流,似乎有点什么东西他一直忽略了,这究竟是什么呢?
还有扬州到底藏著什么秘密,才能让刘备这边频频出好东西?那曲辕犁在今年春耕的时候,河北也已经统一用上。
虽然比之南边要稍微差一些,但对於耕田来说,依旧是无匹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