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淡水和沙盘(2/2)
两人查著查著,就会发现很多被忽略的知识点,比如郑和当时所用到的木舵就有十一米长,船史研究会副会长认为,当时的宝船可能超过了一百米,排水量更是有万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製帆船。
如此巨大的船只,在顺风的时候还好说,那逆风之时怎么办呢?
原来著名的逆风时的z字航行,在这个时候已经被聪明的华夏老祖先们,运用於航海了。
把这些告知刘备,至於淡水,朗姆酒的原材料是甘蔗,確实是可以作为要紧的替代品,但在粮食產量不高的年代,酿酒很不容易,况且汉末连蒸馏还没被点出来。
这一整套的技术流程,即便刘备能原封不动的带回去,可能还是需要时间慢慢发展。
还有个办法就是提高密封的程度,橡胶和橡皮是没戏的,能不能通过其他的手段,把密封做的好一些,如此淡水变质的时间也会慢一点。
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只能控制船员的数量了。
刘备嘆口气,並没有能在船上,把海水化为淡水的办法,让他有点意外。密封之法和酒水之说,回去后让人再试试,
好在现在己方海上的活动范围还是在离岸不远的地方,若是实在不行,就多上岸几次吧。
聊完淡水,刘备提出此行的第二个问题,他想要个能在特定的场合下,和下属议论军事的手段,类似於黄欣琪的黑板和投影这种。
听著很口,但黄欣琪很快就明白了皇叔表达的意思,黑板你们可以自制,投影那是没办法的,但还有个更好的办法,就是沙盘。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有了沙盘的雏形。《后汉书·马援传》中记载,马援曾经用米粒来堆放成模型,用以给光武帝刘秀解说战场的实际情况。
也有说始皇在造陵墓之前,有让当时的墨家弟子,给他先弄个大致的造型出来看过的说法,真假未知。
黄欣琪调出现代沙盘的模型,仔细的放大后告知刘备,让他去扬州找手艺精细的匠人来,然后通过他绘製回去的正確等比例地图。
再细细的雕琢和復原后,如此一来就能將各州的地图都给弄到模型上。
特別是来年之后要动兵的荆州,还有以后要入手的益州,这都是可以提前做准备的。
而且不光是地势,如果是山脉之类的,同样是可以通过沙盘来復现,即便是军事资质並不顶尖的刘备,也很快就明白了这个东西重要性。
刘备內心大喜,这个东西確实出乎所料,看著也並不是很难和复杂,需要的就是手工上精细的匠人而已。
既然当年马援能弄出大致的雏形来,怎么就没有人能再多想一步呢?
方才说到的密封可能需要匠人,沙盘也需要匠人,刘备挠挠头,现在从事这一行的实在太少了可惜的是,当年先秦时期,有著巨大影响力的学派墨家,但就因为他们“兼爱非攻”的理念和始皇的权力至上不匹配,最终湮灭在了歷史的时光中。
留下的技艺和手段也大多都失传了,刘备甚至想到,传说那徐福能带数千人去倭岛,是否其中有未曾留下的墨家技术和子弟?
先秦之事太过遥远,也不知道现在荆州的那位精於工学的黄家家主,可有弟子之类的?要是能借出一两个学有所成的来建业,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