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退居二线(2/2)
於是眾人商议后,將製盐拿出,由张家和朱家共同承担,这块蛋糕太大了,即便是两家也不可能完全吃下。
广陵靠海浅滩也不少,於是陈登的陈家也被选中,陈家,张家,朱家三家共同琢磨晒盐的流程和工艺,爭取在两年的时间內,先让这“建业盐”风靡江东,並往徐州及荆州辐射。
扬州四家已经真香了,对於刘备也基本算是心服口服,加上广陵的陈家愿意同进退,眼下基本盘已经非常稳定。
得知吕布先胜后败,最终还是输於袁绍之手,陈信心里有些许的遗憾,但並没有太大的意外。
吕布统帅能力,野战骑兵,確实算得上天下第一梯队,但袁绍那边其实也不差,河北四人中,
张部武力稍逊,但统帅可是真没差多少。
更別提还有鞠义这傢伙存在,他的强弩在当初界桥大战上,直接把公孙瓚的白马义从给送入歷史尘埃,足以证明他的含金量,確实是这个年代的马军杀手。
况且在后勤比不过的情况下,袁绍占据著人数优势还放个铁桶阵防守,这种情况本来就没法打。
五丈原之上,司马懿那条老狗也是如此做的,並最终靠著守字诀,成功的拖死了诸葛亮,事实证明有时候不需要打的华丽,丑陋也能达成目標。
骑兵看著强也不是强无敌的,吕布有个五千铁浮屠或许能和袁绍硬手腕,但那毕竟不可能。
对於刘虞最终还是接纳吕布,陈信有点意外,都让人这样去劝说,竟然还不信邪的吗?
除了不能剧透,该说的都说了,砍第一任老板,杀第二任老板,袁绍给他立足之地,之后又不听话。
就这样的人设,你刘虞何德何能,认为自己能降得住这头豺狼?
郭嘉倒是说出了他的猜测,在他看来,人有些时候內心就是不服输,因为在公孙瓚的身上上没能討好,刘虞或许想在吕布身上再试试。
如果成了,嘿,老夫的观念果然是正確的,只是公孙瓚那廝不配合。
卢植认为事已至此也没法,往好的地方想想,刘虞手下士卒也不少,吕布这次想在幽州行原时空里的徐州之事,也没那么简单。
况且根据斥候的消息,吕布还真是个比较单纯的人,他眼下的仇恨值,基本都在袁绍的身上,
去代郡以后就默默发展,也不像在平原时穷兵默武,似乎打算来持久战。
吕布思路很简单,你袁绍早晚要来幽州,我先和刘虞和睦相处,等你北上的时候,就是我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时候。
说不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有阴差阳错的机会。
陈信也是听的有点愣,竟然还可以这样?
不过既然刘虞有田豫和邹靖看著,內部又有田畴为长史,他只要別有神奇的操作,比原来的时空中,还是强上不少的。
只是陈信比较担心陈宫这傢伙,虽然说不择手段是当世大部分谋土的標配,比之贾翊,程昱等人来说,陈宫甚至也算不上做的太出格。
但就光明磊落这四个字来说,这位还是不够格的。
陈宫可以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初偷袭徐州是他提的建议,提出和袁术联姻,同样是为了针对当时的刘备。
这傢伙是充州世家出身,应该不至於会失了智去针对刘虞,看来海船的进度还得再次提速才是,对了,有两次没见著大都督了,公瑾那边进度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