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四合院大国工匠 > 第249章 电子工业奠基人

第249章 电子工业奠基人(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家族蚕农开始的德鲁伊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西游之我是百眼魔君 从你是我的荣耀开始 人在北美肝成神 我在气运长河钓出个万古神朝 巫师:我的称号面板 华娱:从画心开始 苟道修仙,奖励翻番 网王:你不许打网球

“难道我看著是像说假话吗?”

周天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说道。

“不是,所长,主要是我觉得以咱们国內当下的工业水平,是不是还没到发展电子工业的时候啊?” 宋卫国听到所长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赶忙解释道。

本来他以为所长之所以要运转电子车间是为了想要发展其他產业,可是没想到竟然是想要研究数控工具机!

“啥叫不是时候,难道等著国外把我们远远甩在身后才算是时候吗?让你问,你就去问,少囉嗦!顺便催一催上面招工的事情!”

周天说著,无语的 看了一眼宋卫国。心里对宋卫国的怀疑颇为不满,他也不想想,既然自己让他去问,自然是有办法的。

“那好吧!”

宋卫国见所长如此坚持,只好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周天的办公室,向上级匯报去了。

“这个傢伙!”

望著宋卫国的背影,周天无奈摇了摇头,隨后拿出图纸开始绘製起了电晶体的设计图。

说起电晶体,就不得不说真空管,在电晶体被研发出来之前,真空管才是世界上电子的主流。

真空管在世界上被发现的时间较早。

真空管的歷史起源可追溯至 19 世纪末。

1883 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在改进灯泡的过程中,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爱迪生效应。

1904 年,物理学家约翰?弗莱明藉助这一效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真空二极体,此乃电子管的早期形態。

隨后,在 1906 年,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体,引入了柵极的概念,使电子管具备了放大信號的能力。真空管的发明与发展为无线电通信、电话、广播、电视等领域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而时至今日,真空管的应用已经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里,真空管歷经了初期、成熟直至计算机时代,不知更新换代了多少次。

现今的真空管,早已不再是当初的初代產品。

周天想要在最短时间內推动国內电子工业的发展,只能选择弯道超车。

其中电晶体自然是他的第一选择。

而他所绘製的,正是前世他在一本资料记载中的一款老式电晶体设计图。当然,所谓老式,那只是相对於前世而言,在这个时代,却属於国外对我国严防死守的高科技。

既然在真空管上我国已经错失了最佳发展阶段,那么周天必然不会继续选择真空管,而是瞄准了电晶体。

相较於真空管,电晶体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有著天壤之別。

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功耗低、製造成本低、易於集成以及可靠性高这六个优点,註定了电晶体的应用范围比真空管广泛得多。

虽说优点眾多,但製造难度也是成倍增加。

首先,想要成功设计出一款电晶体,就必须具备极高的材料纯度和微观加工技术。

材料方面还好解决,周天的记忆里存有一份电晶体的材料配方。

然而,微观加工技术以及光刻机、蚀刻机才是最为棘手的难题。

在这个时代,光刻机和蚀刻机在国外也只是处於初步起始阶段。

所以,现在他想要研製出电晶体,绝非仅仅绘製出电晶体设计图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同步研究出光刻机与蚀刻机,否则,最终电晶体无法实现量產。

所幸,当下的光刻机还处於起步阶段,光刻机远没有前世那般复杂,主要是接触式或接近式光刻机,它们通过直接让掩模与涂有光刻胶的硅片接触或极为接近来转移图案。

蚀刻机则是用於去除光刻过程中未受保护的材料部分的设备。

1952 年的蚀刻技术为湿法蚀刻,这是一种运用化学溶液来溶解和去除材料的方法。湿法蚀刻相对简单,但控制蚀刻速率和选择性却颇为困难。

而这一难点,自然也难不住周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火红年代之躺平人生 宇智波:开局拉着忍界陪葬 网王:你不许打网球 农家穷叮噹,科举当自强 从你是我的荣耀开始 人在北美肝成神 人生贏家从成为暗影开始 从侠之大者完顏康开始 四合院大国工匠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