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產学研的缺点(2/2)
“那好,你不介意就好!走,我们进去,说实话,我对你的光刻机设计图可是很好奇呢!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到的?”
“孟教授,先等等!”
就在孟昭英打算带他进实验室时,周天却是摆了摆手。
“不急这一会儿,刚才我已经答应了大家,自然要说到做到。”
说著,周天看向一眾还在等著他回答的大学生,“好了,现在大家可以问了,不过由於时间有限,我也只能回答大家几个问题,大家想好了再问。”
本来大家对於询问周天问题已经不抱希望了,可现在没想到事情竟然峰迴路转,一眾大学生瞬间沸腾起来。
“周厂长,您能先说说您是如何想起產学研一体化的概念吗?能给我们具体说说吗?”
其实这段时间,报纸上关於產学研一体化的概念,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总之,各说纷紜,但在他们读来,总觉得有种空泛之感。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们自然想要得到答案。
“好,既然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那么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周天面对眾人的询问,脸色平静地为眾人讲解何为產学研。
其实產学研这个概念是由赫尔曼?施奈德在 1906 年首先提出来的,而我国正式实施是在前世 1993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后被正式通过的,从而推动不少產业纷纷转型,並且加大了对研究的重视,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
產学研一体化是指教育、科研和產业三方面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產业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从產品设计初期就考虑生產的可行性,以及在生產过程中不断反馈信息以优化研发,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產品上市速度,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爭力。
对於產品在世界上的竞爭有著极大的好处,尤其在这个缺乏外匯的年代,这样的生產模式更適合当下的国外市场。
教育与產业结合:將產业需求融入教育过程,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实现教育与產业的无缝对接。
科研与產业结合:將科研成果转化为產业应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实现科研与產业的良性互动。
產业与教育、科研结合:產业为教育和科研提供实践平台和资金支持,实现產业与教育、科研的协同发展。
產学研一体化旨在促进教育、科研和產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贏,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產学研一体化已经將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这也是为何他会在这个时候和罗培林提起的原因。
尤其是国家將把国內的大学资源整合完毕,这对於推动大学的研究和发展、培养人才,有著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隨著周天的讲述,不要说一眾大学生了,就连孟昭英老教授都听得连连点头。不得不承认,周天作为產学研的倡议者,其中不少的解释,让眾人恍然大悟。
“好了,这个问题我已经讲完了,不知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说完了產学研一体化的具体概念,周天这才再次望向一眾学生。
“周厂长,我们想问一下,您不是只有高中学歷吗?为何就能提出这么先进的概念?” 一个声音突然响了起来,打破了眾人的思考。
“这个问题,说实话,產学研的概念可不是我提出的,而是白头鹰国的赫尔曼?施奈德最先提出来的!我只是將它给细化了一下而已。”
周天如实说道。其实若不是国內人才太过缺乏,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概念。虽然產学研这个概念確实很好,但也並非没有缺点。
它唯一的缺点就是资金,在这个外匯缺乏的年代,资金才是阻碍科研进步的最大因素,毕竟很多实验设备材料都需要去购买国外,这对產学研將会形成一个强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