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孔明智钓鹿门客 玄德巧移荆楚才(1/2)
诸葛亮也不预与刘备爭论到底是谁出的主意。
若是能够让糜芳来背这个黑锅,其实也不错,至少能够稍微隱藏少主早慧之事。
毕竟如此时局,如果真的让刘禪太过耀眼,难免有木秀於林的危险。
所以他隨即便指著刘禪书信后面“哀求”刘备与其官吏的部分,对刘备笑道:
“事已至此,主公还是先想想如何满足阿斗“微末小吏”的要求吧。”
话虽如此,但诸葛亮还是心中多了疑惑,刘禪这份“小吏”名单,大多都是他与刘备看好之人。
庞德公也就罢了,早就名扬天下。
可无论是马良、马謖两兄弟,还是向朗、刘巴等人,都是之前伊籍、徐庶等人极力推崇才出现在刘备眼前的荆襄俊杰。
少主是如何得知这些人的姓名的?
刘备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指著庞德公的名字,骂道:
“好个竖子,我曾三请庞德公出世,都未能请动的隱逸高士,他倒是敢称其为“微末小吏”!”
刘备此时也顾不得之前称讚刘禪“忠厚”,只觉得这小兔崽子怕不是將他老子当做傻子来糊弄。
许是觉得太过荒谬,刘备竟然噗嗤一身笑了出来。
“阿斗还是年轻,这激將法也太过稚嫩。”
诸葛亮也有些哭笑不得,好在知道刘禪大概不过是不知道伊籍、徐庶已经將这些人才举荐到刘备面前,想要投机取巧罢了。
不过隨即他好像想到什么,接过刘备手中竹简,仔细翻看。
半响之后,他眼中一闪而过狡黠之色,计上心来。
“主公,少主虽然年轻气盛,但这名单……”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其他人不说,庞德公说不定还真能给少主送去。”
刘备闻言,疑惑的看向诸葛亮:“孔明此言何意?庞公连州牧府都不屑一顾,岂会屈尊去阿斗那江滩荒地『指点』?”
诸葛亮从容道:
“主公,庞公之所以屡拒徵辟,所恶者,非学问本身,乃官场倾轧、俗务缠身也。
亮早年曾在其座下学习,深知其为人。
其最乐之事,莫过於传道授业,观天下英才如星火燎原。
昔日水镜先生庄上,庞公便常与青年才俊清谈辩论,乐在其中。”
“亮的意思是,”诸葛亮羽扇指向信上“武汉”二字,“少主信中言道,其於武汉新设简易学堂,欲为少英营少年及流民子弟启蒙开智,然苦无名师。
此非正是庞公所好之事?我等何不以此为饵?”
听得诸葛亮这么一说,刘备觉得其中不无道理,心中开始思虑其中可行性有多高。
偏偏此计像是正好为庞德公设计的一般,刘备越想越兴奋。
庞德公本就以教书为业,曾经在荆襄设立岳麓书院,后来为了避免刘表与曹操的徵辟,这才隱居於鹿门。
如今刘表已死,曹操北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