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 第190章 封赏群臣

第190章 封赏群臣(1/2)

目录
好书推荐: 西游之我是百眼魔君 从你是我的荣耀开始 人在北美肝成神 我在气运长河钓出个万古神朝 巫师:我的称号面板 华娱:从画心开始 苟道修仙,奖励翻番 网王:你不许打网球 人生贏家从成为暗影开始 从侠之大者完顏康开始

第190章 封赏群臣

襄阳城外,沔水之滨,

一座九丈高的黄土祭坛拔地而起,坛分三层,依周礼而制,旌旗猎猎,迎风招展。

玄色、赤色的汉家旗帜如同翻涌的云海,將祭坛拱卫在中央。

坛下,文武百官依品阶肃立,甲胃鲜明的虎费卫士持戟而立,从坛下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军容鼎盛,肃杀威严。

空气中瀰漫著檀香与泥土混合的气息,更添庄重。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在诸葛亮、庞统、徐庶、法正等文武百官的“再三劝进”下,刘备“迫於眾议,为社稷计”

告祭天地,昭告天下,进位汉中王!

吉时已到,钟馨齐鸣,雅乐奏响。

刘备身著玄端冕服,头戴九冕冠,珠玉垂落,遮挡不住他眼中沉静而坚定的光芒。

他缓步登上高坛,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仿佛承载著四州之地、百万生民的期望,更承载著復兴汉室的沉重使命。

诸葛亮手持以“皇帝”名义擬就的册封詔书,立於坛中,声音清越而洪亮,穿透旷野,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惟建安十八年夏四月丙午,皇帝承天序命,

詔日:咨尔左將军、宜城亭侯备,朕之皇叔,体资文武,明篤诚,弘毅宽厚,知人待士今授尔璽綬,封为汉中王,锡兹白茅,定尔邦土,永为汉藩辅,克旧业,恢弘中兴—

钦哉!”

詔书宣读完毕,诸葛亮双手奉上以玉璧为钮、鐫刻“汉中王璽”的金质璽綬。

刘备躬身,郑重接过。

“臣,刘备,领旨谢恩!必恪尽职守,匡扶汉室,扫除逆贼,以报皇恩!”

刘备的声音如同洪钟,在天地间迴荡。

他高举璽綬,面向北方,深深三揖。

坛下文武百官、万千將士齐声高呼:

“拜见汉中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浪如潮,震天动地,仿佛要將这时代的更叠宣告於天下。

紧接著,便是万眾瞩目的王嗣、后宫及文武大臣的册封:

“立子禪,为汉中王世子。”

刘禪深吸一口气,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步伐稳健地出列,一步步登上高坛。

他的动作从容不迫,礼仪周到,没有丝毫差错。

来到刘备面前,他撩衣跪下,声音清朗却有力:

“儿臣刘禪,领旨谢恩!必勤学修德,辅佐父王,光大汉室!”

刘备看著眼前的儿子,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欣慰与期望。他將代表世子身份的玉圭和印信交到刘禪手中,用力握了握他的手,低声道:

“阿斗,汉室未来,繫於你我父子之肩。”

“儿臣明白。”刘禪抬头,自光坚定。

这一刻,坛下眾將的反应皆是心悦诚服。

关羽抚著长髯,丹凤眼中罕见的满是讚赏,微微頜首。他想起伏虎岩时,那小小身影临危不惧,指挥有度的模样。

张飞咧开大嘴,差点就要吼出来叫好,被身旁的赵云轻轻拉了一下衣袖才忍住,只是用力地挥舞著拳头,满脸的与有荣焉。

赵云看著刘禪,眼神温和而坚定。

他是看著阿斗长大的,从长坂坡的险死还生,到后来的文武兼修,再到千里奔袭、江夏监国,

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耀眼。

他坚信,这將是未来能继承主公仁德与志向的明君。

黄忠、魏延、秦琼、尉迟恭等將领,也无不面露敬色。

刘禪或许年少,但他身边的辛弃疾、高长恭、李,以及他一手参与组建、战力强悍的“少英营”,还有他在后勤调配、稳定后方所展现出的卓越能力,早已证明了他的价值绝非仅仅因为血脉。

军队最重实力,而刘禪已用事实证明了他拥有让人信服的实力。

在眾多欣慰的目光中,有一道目光尤为复杂。

他站在武將队列的中后位置,身形魁梧,面容刚毅,正是刘备的义子一一刘封。

当听到“立子禪为汉中王世子”时,刘封的拳头下意识地紧,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世子终究是他。”一股酸涩与不甘再次涌上心头。

他比刘禪年长,武艺高强,自认弓马嫻熟,也曾隨义父征战,立下过功劳。

曾几何时,他也並非没有过一丝渺茫的幻想,尤其是在刘禪年幼体弱之时。

他总觉得,若是自己表现足够出色,或许但这一切幻想,在刘禪那次千里奔袭,如神兵天降般救回张飞,大破东吴时,被击得粉碎。

那一刻,他才知道,自己这个看似文弱的弟弟,体內蕴藏著怎样的胆魄和决断力。

那不仅是勇气,更是对时局的精准把握和超凡的执行力。

他不得不承认,在危急关头,自己未必有那样的魄力和能力。

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但心底深处,总还有一丝“若是我也能抓住机会”的不服。

而真正让他那点不甘彻底消散,转为嘆服的,是刘备入川后的这段时间。

刘禪以少主之身坐镇江夏,名义上是监国,实则统筹荆、扬、交三州军政,

他推行的那一套“土地置换”、“推恩析產”,初期阻力巨大,连刘封都觉得难以实现。

可刘禪硬是顶住了压力,联合诸葛亮、庞统,一步步推行了下去。

结果呢?

豪强隱患被削弱,流民得以安置,生產迅速恢復,府库日益充盈,前线粮草军械从未短缺!

更別提他还接连取了交州、扬州两地。

可以说,刘备治下,有一半的领土,都是刘禪魔下打下的!

刘封缓缓鬆开了紧握的拳头,內心一片清明,那最后一丝不甘也化为了无奈的嘆息和真正的敬佩。

他看著高坛上那个接过世子印信、从容不迫的少年,心中暗道:

“罢了罢了,这汉室基业,或许真的只有阿斗这样的继承人,才能扛得起,才能走得远。我刘封,当好我的將军,为义父,也为这个世子弟弟,衝锋陷阵,便是尽了本分。”

他的目光变得平和而坚定,隨著眾人一起,向著高坛上的刘备和刘禪,深深揖下。

“册王妃甘氏,为王后。”

甘夫人,刘禪生母,性情温婉贤淑,深得敬重,正位中宫,无人异议。

“册侧妃糜氏、侧妃孙氏。”

糜夫人,作为糜竺之妹,早年对刘备事业资助巨大,代表著元从资本力量;

孙夫人,虽关係微妙,但其身份连接著江东旧部,册为侧妃,亦是平衡之术。

文武百官,皆依功劳资歷,各有擢升:

在文官体系中,对帮助刘备与曹操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贡献最大的,当推以下三人。

首功当属军师將军诸葛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火红年代之躺平人生 宇智波:开局拉着忍界陪葬 网王:你不许打网球 农家穷叮噹,科举当自强 从你是我的荣耀开始 人在北美肝成神 人生贏家从成为暗影开始 从侠之大者完顏康开始 四合院大国工匠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