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法科教员(1/2)
第200章 法科教员
然而,系统的下一句话,却像一盆冷水,让他迅速冷静下来。
【提示:积分奖励基於对世界线变动幅度及难度的评估。】
【宿主目前所为,虽具开创性,然其成效尚未经过时间与实践充分检验,所遇阻力亦未完全显现。】
【当前积分奖励包含部分『预期价值”。】
【若后续推进不力、遭遇重大挫折或偏离核心目標,未来结算时可能予以扣除或减少。】
【请宿主戒骄戒躁,稳步推进。】
刘禪深吸一口气,系统的提示很及时。
这700积分,更像是一笔“天使投资”,是对他蓝图和初步执行力的认可,但绝非最终收益。
如果他不能將这些举措真正落实、扩大並產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不仅积分可能被收回,他倾注心血的教育改革也可能天折。
“阻力未完全显现“
刘禪喃喃自语,他想起了那些暂时保持沉默的世家大族,想起了未来可能因北伐而更加紧张的財政,想起了推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但看著那700点积分,他的信心终究是更足了一些。
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系统对他今年来所有努力和方向的肯定。
“700点,能做不少事了。”
刘禪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蒙学需要师资,大学堂需要更多专业科目的教员,尤其是律法、算学、工造这些奇缺的人才或许,是时候再招募一些关键人物了。”
他没有立刻打开系统商城,而是先仔细思考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十座蒙学,需要至少十名能总揽事务的学官,数十名基础启蒙教员大学堂的律法科,至今没有合適的首席教员—
农科虽然有了贾思的方向,但南方具体作物栽培、水利等方面,还需专精之人还有,医学!若能开设医科,培养军医、郎中,其价值无可估量———“
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这700积分,必须用在刀刃上,优先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一一人才!
尤其是能够作为学科带头人、並能培养更多师资的高端专业人才。
医学不用提,张仲景张神医此时还在江夏医馆教授学生,他来坐镇,再合適不过。
至於十座蒙学堂的校长,则可以依靠庞德公和司马徽的人脉。
先在最为要紧的,就是负责教授律法科的教员。
包拯倒是合適,但他此时在庐江牧民,不可轻动。
“系统,指定召唤法学人才!”
【积分-100。人才已投放,將於合理时间內与宿主產生交集。】
系统提示音落下,刘禪心中既期待又有些志忑。
系统虽然每次都能够將积分適当变为人才,但有些时候又老喜欢搞些反差。
上次道士数学家,北方农学家和擅长营造墓地的建筑家,他还没忘呢。
他只希望这次招募別太离谱,能真正解决格物大学堂法学教育的核心难题。
翌日,刘禪如常前往学宫处理事务。
刚在值房坐定,便有胥吏前来稟报:
“世子,宫外有一士人求见,自称姓长孙,名无忌,言道是听闻世子兴学育才,特来毛遂自荐,欲应聘律法科教习一职。”
长孙无忌!如此少见姓氏,不是系统人才还能是谁?
刘禪心中一震,果然来了!他压下激动,沉声道:
“快请!”
不多时,一名青年文士在背吏引导下步入值房。
此人看年纪约莫二十七八,面容清俊,鼻樑高挺,眼神明亮而沉稳,行走间步伐从容,自带一股不凡的气度。
他身著常见的儒生长袍,但仔细看去,其眉眼轮廓似乎比寻常汉人更为深邃一些,发色也似乎稍浅,带著点不易察觉的异域风情,
但整体观感,却又无疑是受过深厚汉文化薰陶的士人模样。
刘禪心中暗自称奇:
“系统果然什么人才都有,这长孙无忌看上去倒有几分像是鲜卑之类的胡人血统,可这气度风华,分明是纯正的汉家精英模样。
罢了,既然来了,便是良才,何必纠结出身。”
长孙无忌走到堂中,对著刘禪从容一揖,声音清朗温和:
“草民长孙无忌,拜见世子殿下。
闻殿下於襄阳创立格物大学堂,开千古未有之新学气象,心嚮往之。
无忌不才,於律法刑名之道,略有钻研,愿附驥尾,充任一教习,为殿下育才大业略尽绵薄之力。”
言辞得体,不卑不亢,既表达了投效之意,又显露出对自身才学的自信。
刘禪仔细观察著他,开口道:
“长孙先生请起。先生远来辛苦。不知先生於律法一道,师从何人?又精於哪些典籍?”
长孙无忌起身,从容应答:“回殿下,无忌乃洛阳人士,家学渊源,祖上曾於前汉时习律令。
无忌自幼研读《法经》、《秦律》、《汉律九章》,於歷代律法之沿革、得失略有心得,
尤重律法之『公平”、『效率』二义,以为律法非仅条文,更需与吏治、民生相结合,方能真正发挥作用。”
他没有具体说师承,只推说家学,这在这个时代也很常见。
但其对律法的理解,已然超出了死记硬背条文的层次,上升到了法理和实务的层面,这让刘禪十分满意。
“哦?与吏治、民生相结合?”刘禪表现出兴趣,“先生可否详言之?”
长孙无忌似乎早有准备,侃侃而谈:
“譬如,一良法立,需有良吏执行。故律法教育,非仅授条文,更需培养学子明晰法理、具縝密思维、知民间疾苦、並能灵活应变之能。
再警如,律法之设,终极目的乃为止爭定分,促进生產,保障民生。
故教授律法,亦需使学子知晓农工商各业之运作,方能做出更合乎情理的判断。
此或与殿下格物院授以实学之宗旨,略有相通之处。”
刘禪越听越是惊喜!
这长孙无忌,不仅懂法,更懂管理、懂经济、懂教育!
这简直是为他的格物院律法科量身定做的人才!
“先生所言,深得我心!”刘禪抚掌讚嘆,
“我格物院立律法科,非为培养只会死抠条文的刀笔吏,正是要培养通晓法理、明辨是非、能真正学以致用、辅助治理地方之人才!
先生之才学理念,正合我意!”
他当即起身,郑重道:
“我欲聘先生为格物大学堂律法科首席博士,总揽律法科教学纲要制定、教材编纂及讲授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