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修养内政(2/2)
东非的潜力的确让德黑兰看到了,但还要移民前去建设,这是一个长期工程,所以在这个计划进行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计划,那就是和英国一样,全世界的拓展贸易。
而在巴黎期间,伊朗和英国也达成了一项协议,英国承认广大的阿拉伯半岛内陆属于伊朗的势力范围。这些沙漠没有多大油水,就算是奥斯曼也不愿意要,就给了伊朗,他们不知道自己放弃了多大的宝藏。
当然目前还是需要投入的,伊朗和沙马里部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大。宰赫兰已经变成一座几万人的港口城市,现在部落占领了内志地区,他们想要快速移动军队和物资,那就需要铁路的帮助。
但沙漠的情况对铁路来说是个挑战,而且这些地方价值有些低,伊朗将资金投入这里有些太困难了。
根据铁路公司的说法,修建一条横穿沙漠的载重铁路,其造价是1000万里亚尔之间。这主要还是包括了铁路包括两边的防沙林在内。另外由于地处沙漠地形,每年维护费用也会比其他铁路要高,每年至少需要200万里亚尔的费用。
就这样的成本对于铁路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天坑,政府也不可能提供过多资金。目前能做的就是先将宰赫兰和胡富夫之间的铁路建设,然后再图其他。
阿米尔仔细想了一下,向沙阿建议:发动一场远东远征。
伊朗派遣军队前往西贡的消息阿米尔也知道了,在他看来,1.4万人干不了什么,应该派遣三万人去。向南越和暹罗进行战争。
现在交趾的发展很不错,但还是不够。伊朗需要更进一步的扩张自己的利益,不然英法俄这三国就要过来了。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他们肯定会在东方争夺,而伊朗必须尽最大力量抢夺。
当然除了殖民扩张,伊朗还要对最大的国家清国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最好是帮助他们弄一点现代化的东西,这样他们的购买力就增加了,和伊朗的贸易肯定就提升了。
纳赛尔丁对宰相的激进镇住了,不过一切为了利润,这也能理解。但他现在还关心的事情就是从法国订购的舰船啥时候能到。
法国的马赛造船厂开始建造第一艘外表用铁甲覆盖的舰船。由于木造军舰无力抵御炮弹的轰炸,早期各国海军都是以大量战舰的近距肉搏来打海战,工业化之后钢铁产能与冶金技术的大大提高,坚固的铁甲舰便应运而生。
同时,新的、更强大的海军大炮使得木制蒸汽船的时代转瞬即逝。军舰开始装备越来越重的炮,风帆战列舰上用32磅炮取代了18磅和24磅炮,并在汽船上引进了68磅炮。
首批能够发射爆炸性炮弹之舰炮在法国人亨利.约瑟夫·匹希斯的改进后被引入,到1840年左右这类舰炮已经成为法国海军、皇家海军、俄罗斯帝国海军和美国海军成为海军标准武器之一。爆炸性炮弹的威力在当时被认为可以粉碎木船体,宣告了木船体战舰的终结,正如俄罗斯在锡诺普战役中摧毁奥斯曼帝国的一个中队所证明的那样。但是对木制船只更实际的威胁来自传统火炮发射的炽热子弹,这种子弹可能滞留在木制船只的船体内,引起火灾或弹药爆炸。一些海军甚至尝试用充满熔融金属的空心弹来增加燃烧能力。
为了提升防御力,铁甲舰开始出现。并迅速在英法两国之间进行竞赛,而伊朗也凑热闹订购一艘,用价值高达180万里亚尔。预计两年后才能到达伊朗,纳赛尔丁也是想要用这艘船传播自由贸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