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前往英国(1/2)
第202章 前往英国
加里曼丹,难怪啊,这不是荷兰人的势力范围吗。
“这件事我们需要仔细商量,告诉你的朋友,如果可以的话能先让100士兵率先前去。”
宋修文向两人表示感谢,随后就离开了办公室。
“你觉得他说的话是真的吗?”
“不知道,但不想错过。”
两人对这些信息进行一次拼凑整理,大体意思是在荷属东印度上有一个类似东印度公司的政体请求他们出手相助。这倒是可以试试,但荷兰人肯定会要求伊朗撤离。更何况,伊朗对苏门答腊的兴趣更大。
苏门答腊北部的亚齐苏丹国已经陷入混乱,国内的什叶派以及开明派想要引入伊朗势力制衡荷兰,但保守派和逊尼派担心丧失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反对。两方就这样进行混战,德黑兰觉得这是个机会,随时准备介入。
一下子让荷兰失去一个半岛屿可能会让对方与伊朗爆发全面战争,而伊朗的海军目前实在是不太行,东印度岛屿众多,还得仔细考虑。
“最好还是等我们在法国订购的军舰到了,有了更多把握再说。”
虽说如此,但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因为根据对方的说法,如果能夺回公司,他们愿意拿出52%的股份上交政府。而且这个公司从事的也不是一般的业务,他从事的是开采黄金的业务。
黄金是什么,不管在什么时代,黄金都是通用的货币。何况现在伊朗就是施行金本位的国家之一,如果能多一个获得黄金的途径,那么政府肯定会重视这里,说不定,和荷兰的战争也要来了。
荷兰掌握东印度地区已经有好几百年了,首府巴达维亚更是被建设成重要的港口城市。
此时荷兰迫切需要从东印度群岛榨取利润弥补英荷战争、拿破仑战争、比利时独立战争造成的损失,也需要资金应对爪哇、苏门答腊等地的抗荷起义。他们恢复了在东印度群岛尤其是爪哇岛的强迫种植经济政策和实物地税的税收政策。每个村子必须划出五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政府规定的经济作物,产品被政府以统一价格收购,再缴现金抵税赋。如果经济作物的收入不足以抵税,还要另外缴纳现金补齐税款。
这下农民不仅要担负荷印政府的赋税,还要供养腐败的地方领主和收税人。抗争运动风起云涌,这样的情况似乎让其他国家看到了插手的机会。
——————————
纳赛尔丁也离开了巴黎,他继续在这里也没啥意义了,而且拿破仑三世最近也是焦头烂额,就不麻烦他了。
当然,他在临走时又和这位法国皇帝达成一次合资协议。他们共同出资组建一家殖民公司,负责探索尼日尔河流域。公司拥有25年的垄断贸易权,所有的资源都需要经过这个公司来出售。
沙阿一行人坐上前往加来的火车,在那里他们将乘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他的最后一站,英国。
“你说和帕默斯顿说要桑给巴尔和阿曼能行吗?”纳赛尔丁询问佩泽什基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