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2/2)
而在东非,探险队在探索纳赛尔丁湖后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在这周围探索。他们确认安全后就会让总督府设立贸易点,用自己生产的工业品去对方手里换取黄金、象牙和其他原料。
东非的移民也是最重要的事,不仅从伊朗本土,还有各个阿拉伯部落中也会有些人愿意离开前往未知的土地创业。在哪里不是种地放牧,而部落也可以往外支出一些多余人口,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
殖民地的发展为伊朗提供了经济的必要原料,特别是黄金、铁、煤和。仅仅一个月就有10万里亚尔的婆罗洲黄金流入伊朗,这更加确认了东方就是黄金遍布的地方,必须快点占领,不然要被英法抢先了。
沙阿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但目光一直在墙上的地图。奥斯曼和伊朗之间的边境有些难看,他们在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也是挺难看的。不如让伊朗教教啥才是真正的统治。
纳赛尔丁的行程在巴库后就剩下一个格鲁吉亚地区,因为这里是伊朗在黑海的出海口,大量的货物从这里运送到欧洲,因此这两年发展很快。
时间紧迫,沙阿只能抓紧视察当地的军备情况,然后返回德黑兰。既然要先发制人,那时间就是很宝贵的。
不过沙阿没有想到,阿米尔在发电报的时候没有给他发全,还有一个来自远东的消息没有给发:清国和俄国签订了割让土地条约。
趁着清国忙于对英法的战争中时,俄国官员彼得罗夫斯基带领团队来到了东北地区。他表示俄军为了防堵英法,陆续屯兵移民于黑龙江北岸,经营多年,已初具规模。现在俄人屯居既已成事实,再者东界界限迄未定准,不如由俄国领有该区。但清国将军奕山答以两国交界早经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以至于海为界,向无更改。
对方恼羞成怒,限两天内给予答复。当夜,俄军鸣枪放炮,以武力相恫吓。奕山曾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作为靖逆将军前往广州抵抗英军,结果大败而逃。此时身为黑龙江将军的他,在北方地区,再一次向沙俄的炮舰政策屈服。
根据这一条约,他们丧失了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直接将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去的拿了回来,还赚了不少。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就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普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至于为什么伊朗得到这个消息,自然是这件事在北京公使里都传开了,阿卜杜拉急忙将这个消息禀报德黑兰。
“不是,清国的人都是傻子吗?就算再怎么荒凉,这土地也不能白白送出啊。”
就算是好脾气的大维齐尔此刻也骂人,太tm软了。俄国人就只是威慑,他们就投降了。这要是换到伊朗,不得扒下他一层皮?
气归气,但这么下去俄国恐怕要全吞了清国。他们可不管对方人口到底多不多,只要能有土地,哪怕杀光了都行。
这可不行,清国地大物博,还拥有众多港口。如果让俄国占领,那他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更多的战争,这对伊朗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