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战后会议(2/2)
“请说!”
得到允许后,大维齐尔说出了政府的计划。
“鉴于目前我国获得大片的领土中,耕地的面积占了大多数,我们可以进行农业开垦来提高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的产量。而在凡城和埃尔祖鲁姆附近,当地的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因此政府决定要修建铁路将各个城市连接起来。具体情况还是请伊斯梅尔来说明。”
伊斯梅尔听到后,马上向沙阿说明。“沙阿,我们目前规划的线路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从第比利斯出发,经过特拉布宗到达埃尔祖鲁姆;
第二条则是从大不里士出发,经过凡城将埃尔祖鲁姆和摩苏尔连接起来。
第三条则是从阿巴丹出发,经过巴士拉和巴格达,到达摩苏尔。
除了这三条线路,目前正在建设的阿巴丹—宰赫兰铁路也是重要的交通动脉。而因为建设,我们的资金已经非常紧张。”
伊斯梅尔向沙阿表示,目前公司需要政府大量拨款才能保证工程进行。更别说现在还有河中地区的铁路也需要上马。
“政府会拨款支持铁路建设,另外奥斯曼的第一笔赔款到来也会马上投入。这不仅要在国内建设,还要出国,一路修到奥斯曼人的首都。”
伊朗已经获得英法在奥斯曼一样的待遇,只要能“讨论完成”,在奥斯曼修建铁路就可以马上起来。
不过除了政府拨款,民众的投资也是相当多了。这些年伊朗已经有一批富裕的工商阶层,他们投资于股市和更多的工厂,而对于伊朗发行的国债和公司股票也是非常热衷。未来的经济还得需要他们。
除了新领土的事情,对广大国外的什叶派也是会议的重要情况。此时在奥斯曼领土和其他地区,还是有大量的什叶派教徒。这些人是伊朗的支持者,什叶派的伊朗打败了逊尼派的奥斯曼,这不就是提振了他们的士气吗。也让他们认识到该听谁的话。
“叙利亚、耶路撒冷、塞浦路斯的民众想要让我国统治当地。在也门地区的伊玛目也写信表示祝贺。”
一次战争,直接让中东的什叶派完成了大团结。众人都以伊朗为首,准备一鼓作气,打进麦加,冲进耶路撒冷。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成果也让一些人不太满意,因为还有很多什叶派没有解放。不过纳赛尔丁给了他们一个新的地方去待着,让他们去巴塔哥尼亚传教。
此时的巴塔哥尼亚可以说是南美洲最后的净土,大片的荒漠让欧洲人没有什么殖民兴趣。16世纪末,西班牙人想使巴塔哥尼亚沿海地区殖民化,以肃清英国海盗,但在圣马蒂亚斯海湾建立一个耶稣会殖民地的计划失败。1778年英国试图在上述海湾殖民,西班牙人的反应是在巴塔哥尼亚首先建立两座城市:圣何塞及别德马。1780年西班牙人在德塞阿多港建立了一块殖民地,但3年后这一地区已无欧洲人。
这里的原住民因此还有更多,包括智利南部没有征服的地方。而为了满足教士集团的要求,纳赛尔丁批准他们前往当地传教,并且给予充足的保护。如果他们想要放弃随时可以回来。但他们既然是为了安拉,又怎么会回去,一切都为了安拉而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