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奥地利的情况(2/2)
从1848年革命到现在这一时期初,奥地利帝国在国外的表现还过得去。他们逼迫普鲁士臣服,遏制了俄国的扩张步伐,奥地利的地位缓慢的提升。
但帝国唯一无法完成的计划就是确保所有意大利省和斯拉夫民族省属于奥地利帝国。伦巴第的丢失严重打击了奥地利国内的民众信心,波希米亚的农民称:“如果我们被打败了,我们就会获得一部宪法,如果胜利了,得到的就是审判。”
与此同时,这十年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已经耗尽了本已一贫如洗的奥地利国库,这几年,国家也没有获得任何救济。因此,尽管税收不断增加,每年的赤字也不断增加。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奥地利政府被迫发行折价纸币,实际上连面值降至五分的纸币也进入流通。
在内外交困的时机,弗朗茨决定扩大议会来抵消反对者的气势。但这就说明奥地利要放弃这一直以来的绝对君主制,而目前留给奥地利的无非两条路:第一条是二元制,二元制给匈牙利留下了历史悠久的宪法,并把其他邦国勉强统一起来;第二条则是联邦制,联邦制既满足了民族愿望,又保留了组成奥地利帝国不同群体的历史传统。
斯拉夫人和一些德意志人要求采取联邦制,因为他们羡慕联邦制的传统和自治。而匈牙利人则要求二元制。
匈牙利王国是1848后第一个遭受新清算的国家。奥地利政府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剥夺匈牙利王国的独立。奥地利帝国派一名代理官员前往佩斯;匈牙利王国被分成了五部分。公职首先安排给德意志人,德语成了行政机关、法院和学校的通用语言。冷酷无情的警察监视着市民。
但匈牙利人是仅次于德意志人的第二大民族,人口基数摆在这里,这让弗朗茨感觉怎么做都不行。
在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中,原本破碎的神圣罗马帝国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同样四分五裂的德意志邦联。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将原本各处的头衔重整一处,家族控制的奥地利、以及其东南部的诸多民族成为了后来奥地利帝国的基本盘。
拿破仑将法国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散播到欧洲各个角落,传递了一条对奥地利帝国无比致命的信息——民族主义。奥地利帝国原本就民族众多。拿破仑战争后,奥地利又获得了意大利北部大量领土,意大利人的涌入,让奥地利的民族问题更加复杂。
南面的意大利骚乱不断,捷克和维也纳示威不停,匈牙利更是公开寻求自建政府。1848年后,奥地利好不容易过了一阵安生日子,但意大利的战争仿佛多米诺骨牌,暴露了奥地利虚弱的情况。
不过,既然考虑到了匈牙利的马扎尔人,是否要将斯拉夫人纳入考量?国内的斯拉夫人又派系林立,是否也应该分而治之?这一切都让皇帝感到如鲠在喉,民族真是一个难过的问题。
“陛下,伊朗的纳赛尔丁国王已经快要到达维也纳了。”
这恐怕是弗朗茨的私人好消息了,听到这个,他马上精神了。
“等他到了赶紧和我说,一切都要准备好,可不能让其他人乱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在脱离家庭和政务外,弗朗茨可以说是精神饱满,同时他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从纳赛尔丁这里得到建议,哪怕不能进行,也好过什么都做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