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河中(二)(2/2)
牧民们大量逃亡,不再位俄国提供赋税和人力。俄国总督不得不采取连坐,规定一人逃亡全家处死。但这样却更加刺激了当地民众的逃亡,在1855年大起义后,当地民众的反抗只增不减,俄国不得不再发兵援助。
同时,趁着农奴改革法令的出台,圣彼得堡命令那些农民向哈萨克地区移民。准备对当地进行本土化改造,这样就算哈萨克人再怎么蹦跶,也会很快镇压下去。
1859年6月11日,一队伊朗探险队跨过锡尔河,在克勒孜奥尔达附近进行勘探。俄军直接反击,直接大炮开轰。
“用火炮打掉他。”
在克勒孜奥尔达的要塞里,一名满脸络腮胡的俄军军官,正在指挥士兵战斗。随着他的命令,几名士兵从后方赶了过来。他们提着炮弹赶来,塞入火炮中直接冲着伊朗骑兵开打。
“快跑!”
伊朗骑兵马上离开,但还是波及到一些人。看着击中了敌军,俄军上下都笑出声。
他们笑出声,伊朗将领也笑出声了。而且这还是总督大人亲自领军探查,这下开打理由就有了。
比起伊朗在河中的联络,俄军在哈萨克的信息传递就是灾难。只有天气好的情况下才能传递消息,克勒孜奥尔达想要传递消息,还得顺着锡尔河进入咸海才行。
“总督,虽然这次俄军只是驱赶,不过我们也需要看到他们的进步。他们对这里的重视不亚于我们。”叶海亚旁边的副官说道。
“说的没错,我记得在高加索与其战斗的时候,这些俄军军队除了斗志昂扬,其他战术都没有,就是一股脑的冲锋。一根筋一样,而我们当时的火力让这些人吃到了苦头。
不过,他们在这里的重视还没有上升到非常重视的地步。哈萨克人的动乱就够他们平定的了。”
听着叶海亚的话,另一位将领尼亚佐夫也感叹着说到。“这正是让我感到恐惧的一点。这些俄军正在快速的成长,而且配合其近乎魔怔的忠诚,必将是我国最大的威胁性。所以为了保证我国能够应对这种威胁,我们要加大对部队的训练,同时也要想办法利用新装备和技术演练新战法,才能应对这个最大的敌人。毕竟这个国家太大资源又多人口也众多,我们不想其他办法,几乎很难对其有抗衡的实力。”
这也是不少人的想法,俄国太大了,把欧洲全都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俄国的面积。领土大,那他可以应用的资源自然也多。而英国只不过靠着先发优势而称霸世界,可以说,未来一定有俄国的势力范围。
“你说的没错,我们现在我们回去好好讨论一下情况,就算不能打这里,浩罕也是没问题的。”
叶海亚决定快速解决中亚问题,不管是浩罕还是俄国,他两总得没一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