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贸易格局(1/2)
第298章 贸易格局
外交大臣辞职后,阿卜杜拉执掌外交部。因此他也创下了升职最快的记录。
而伊朗政府的一举一动也在影响着其他国家针对伊朗的外交政策,而阿卜杜拉一般被他们视为保守派,认为伊朗会继续在周边地区施加影响力。特别是英国和俄国,这两个国家要重视起伊朗的情况了。
莫名其妙升职的阿卜杜拉将阿劳卡尼亚的情况告诉了沙阿,然后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那真是他们伊朗的人,还是宗教界德高望重的人物。
“沙阿,这是真的啊?”
“从对方说的那些特征,你就应该知道这是我国的人了。”
阿卜杜拉面色难看,他将智利大使的对话说给沙阿后也思索着情况。但这个样子让纳赛尔丁以为他怕了。
“怎么,你想对智利让步?这可不是你能做的。”
阿卜杜拉这才将自己想的说出来:“沙阿,智利和我国距离非常远。之前对日本用兵是因为在西贡就有所准备,而如果我们要支援阿劳卡尼亚,就得费大量的时间。有点划算不来。”
他的脑海中飞速计算着从波斯湾到南美洲的航线距离。智利的铜矿固然诱人,但阿劳卡尼亚的传教活动却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两国关系。
纳赛尔丁沙阿放下手中的放大镜,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阿卜杜拉,你以为我在意的是阿劳卡尼亚那片蛮荒之地?”他转身指向墙上巨大的世界地图,指尖划过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汇处:“阿卜杜拉,你以为我在意的是铜矿?不,我要的是智利在太平洋上的港口。”
他转身指向墙上的另一幅地图,那是连接波斯湾与地中海的铁路规划图:“当我们的铁路修到地中海,再连接太平洋,伊朗将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枢纽。听说法国有在埃及修运河的计划,这倒是可以促进交通的选择。只可惜我不会让他们得逞。”
阿卜杜拉此时明白了沙阿想要什么,那就是重新恢复伊朗主宰东西方贸易的格局,这就要从英国手中夺回主导权。可谓是十分不容易。
随着1860年的到来,随着自由贸易政策大幕的拉开,英国经济舞台上的主角由工业巨头换成了银行家。金融货币、国际贸易、原材料优势,构成了英国权力的三大支柱。
在世界海域内,英国海军的霸权无可匹敌。英国船队满载着英国的钢铁、煤炭以及出口国外的曼彻斯特纺织品驶向世界各地。英国制造业可以领导世界几十年。
此时的英国,站在全世界的顶端,在工业、贸易、航运等方面都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工业份额占世界工业的三分之一以上。伦敦,是世界经济的心脏,全世界都在为英国服务。
站在顶峰的英国,觉得自己是世界的统治者。于是,英国说:“让我们搞搞自由贸易吧”
从1841年开始,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1842年。对原料的进口税降低到5%,对制成品的进口税降低到20%。
随后,1846年6月6日正式废除《谷物法》,1849年起对许多工业品免征关税。《航海条例》也于同年废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