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加快东非殖民(2/2)
民政长官向马哈蒂尔总督询问对策,总督站在摩加迪沙总督府的露台上,俯瞰着港口繁忙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波斯商船的帆影上,甲板上堆满了来自伊斯法罕的地毯、设拉子的丝绸和克尔曼的铜器。这些商品正通过葡萄牙人的默许,源源不断地流入南部非洲的内陆地区。
马哈蒂尔走到一张铺满地图的长桌前,手指轻轻划过从莫桑比克到德兰士瓦的路线。“布尔人需要我们的商品,但他们更需要的是武器和资金。英国人正在步步紧逼,布尔人不会坐以待毙。”
英国绝不能将势力向北发展,为什么好事都要让他们独吞,而且他们已经有了印度,非洲就算了吧。
“派人去告诉德兰士瓦总统,”马哈蒂尔对民政长官说道,“我们愿意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帮助他们修建一条通往莫桑比克的铁路。但条件是,他们必须允许我们的商人在内陆自由活动。”
民政长官点头记录,随后问道:“如果英国人进一步施压,我们该如何应对?”
马哈蒂尔微微一笑,目光投向窗外波涛汹涌的印度洋。“英国人以为他们控制了海洋,但他们忘记了,沙漠和草原才是我们的主场。让布尔人成为我们的盾牌,这样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虽然广大的非洲内陆还有待探索,但伊朗的速度已经追上英法两国。纳赛尔丁湖的发现也是震惊了世界,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欧洲各国一致认为纳赛尔丁湖是目前非洲最大的湖泊。
在这之后,伊朗探索队再次向内陆探索,发现了大流士湖(坦噶尼喀湖)。周围的动植物更是丰富,就是气候太热了。到大流士湖就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得了疟疾,再深入进去恐怕要命丧于此。因此只能打住探索。
但脚步不能就此停止,探索队正在查询能够克服疟疾的方法。终于得知在有一种原产地在南美洲的药物叫奎宁,这个可以治疗疟疾。
因此,总督决定在蒙巴萨修建一座生产奎宁的工厂,再尝试引进金鸡纳霜树,如果成功,这对伊朗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此时的伊朗东非,移民人口加上当地的民众已经达到了上百万。大多人在索马里地区为伊朗生产原料,有时候因为压榨太狠,抗税事件时有发生。但都被镇压下去,但上一任总督请求在当地象征性的设立议会,结果被调回国内,马哈蒂尔这才成为总督。
在非洲这里成立议会是相当不可取的,除非是太远的地方,否则这个近在咫尺的为啥要比本土还要早设立议会。况且,印度也没有议会,还不是照样为英国提供资金。伊朗为当地提供了这么多的基础设施并且体恤当地民众,他们怎么不感恩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