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石油之城(2/2)
穆萨贝利夫点点头,心里却有些羡慕。他的大儿子虽然成绩好,但家里根本供不起他去大不里士上大学,更别提去巴格达了。他只能希望儿子能考上技工学校,将来在工厂里当个技术工人,至少比他现在强。
他走出家门,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小贩们推着车叫卖早餐,工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向工厂,偶尔还能看到几个穿着西装的商人匆匆走过。空气中弥漫着煤油和硫磺的味道,这是巴库特有的气息。远处,炼油厂的烟囱已经开始冒烟,机器的轰鸣声隐约可闻。
他路过一家面包店,店主正在将新鲜出炉的面包摆上货架。面包的香气让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但他摸了摸口袋里仅有的几枚硬币,还是忍住了购买的冲动。他知道,这些钱得留着给孩子们买课本。
穆萨贝利夫来到城郊的短工市场,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工头们站在高处,大声喊着需要的工种和工钱。工人们挤在一起,像一群等待被挑选的牲口。
他挤进人群,希望能找到一份报酬高些的工作。今天运气不错,一个工头看中了他的经验,雇他去火车站卸货,工钱比平时多。他松了口气,至少今天的收入能让妻子少发愁一些。
穆萨贝利夫的妻子法蒂玛在家照顾小女儿,心里却一直惦记着丈夫。她知道丈夫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但也担心他的身体会吃不消。她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女儿的背,心里盘算着等大儿子放学回来,让他去市场买些便宜的蔬菜和面包。家里的积蓄已经不多了,得省着点。
巴库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生活成本的上升,虽然一年能赚350里亚尔,而且她还接了一些洗衣服的活,一年下来大概370里亚尔。但房租和食品这两项就要划走一大半,还有四个孩子的费,补贴乡下年老的父母,到头来能有10里亚尔的积蓄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过现在的生活还是让他很满意。只需要丈夫和自己两人工作就能养活一家六口人,补贴年老依然在家干农活的父母。而且还能留点存款,将来还可以在城市中买房拥有一个自己的窝。
她看了看窗外的天空,心里默默祈祷丈夫能平安回来。她知道,丈夫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危险,但她从不敢说出口,生怕给丈夫增加负担。
房东也在筹谋着未来,等儿子去了巴格达,他就把房子卖掉,搬到乡下去住。巴库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他已经快负担不起了。他看了看窗外忙碌的街道,心里有些感慨。这座城市给了他很多,但也夺走了他最重要的东西——儿子的未来。
他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烟斗,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仿佛看到了儿子小时候的模样,那时候的巴库还没有这么多烟囱,天空还是蓝色的。
巴库的清晨充满了希望与挣扎。在这座石油之城里,每个人的命运都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而他们也只是为自己和家庭筹谋未来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