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西西里已定(2/2)
为此,纳赛尔丁决定用王族资金借贷给他们。此时王族财政因为世界各地的投资而宽裕许多,经过计算,王族可以拿出1000万里亚尔来贷款。当然利息也高点,3.5%左右。
两国正式签署贷款协议,有了这笔钱,想必马克西米利安会很高兴。而且两西西里的资源不错,包括硫磺、盐矿和大理石,并且他还位于地中海的中心位置,控制着东西地中海之间的重要航道。这使得它成为贸易和军事战略的要地。
两西西里的变动为意大利统一打上了终止符,马克西米利安的改革和自由化政策,虽然赢得了部分民众的支持,却也激化了内部矛盾,并引起了周边势力的警惕。
加里波第和他的红衫军并未停止活动。他们利用两西西里内部的动荡,秘密组织起义,试图推翻马克西米利安的统治,继续推进意大利统一。
但奥地利再次发力,他们无法容忍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出现在其南部边境。弗朗茨下令向威尼斯地区增派军队,并在边境集结重兵,向撒丁尼亚-皮埃蒙特王国发出明确警告:任何试图统一意大利的行动都将被视为对奥地利的直接挑衅。奥地利的外交官在欧洲各大宫廷游说,强调意大利统一将破坏欧洲的势力平衡。
拿破仑三世对奥地利的强势介入感到不满,但他也不愿意直接与奥地利发生冲突。法国转而采取观望态度,试图在未来的局势变化中谋取利益。
面对奥地利的军事威胁和外交压力,撒丁尼亚-皮埃蒙特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被迫妥协。他宣布暂停一切统一行动,并下令解散红衫军。
此时撒丁占领除威尼斯外的整个北方,教皇国则在法国的保护下继续存在。意大利半岛的政治碎片化局面再次成为欧洲的焦点。
奥地利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是不够。弗朗茨和马克西米利安不得不更加依赖伊朗的投资和贸易,在特兰西瓦尼亚,伊朗的资金被用于修建铁路和开发矿产资源,尤其是当地的煤炭和铁矿。
而经过扯皮,特兰西瓦尼亚终于是从匈牙利分了出来。当地的罗马尼亚人对奥地利皇帝感恩戴德。然而,匈牙利对特兰西瓦尼亚的独立依然耿耿于怀,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伊朗对这两个地方的投资仅次于美国,此时美国选举已经进入白热化。共和党和南方民主党齐头并进,不管是谁当选,都会引爆现在的问题。而伊朗则需要保住自己的投资,而邻国奥斯曼就是一个选择。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长期的战争、腐败和低效的税收制度导致国库空虚。而这个时候,就是他们这些外资的舞台。
伊朗和奥斯曼签订协议,将叙利亚和汉志地区的铁路建设拿到手中。并且由王族开头,共同组建了地中海贸易公司,负责奥斯曼和埃及的业务。此时伊朗控制了两国99%的煤油市场和55%的丝绸市场,就算是普通纺织品,伊朗也有15%的份额。并且从埃及进口,从奥斯曼进口矿石,这加深了两国和伊朗的经贸。如果持续下去,那么两国很快就会成为伊朗的经济附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