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导火索(2/2)
“这可如何是好?”潘清简叹了口气,“若是答应他们的条件,民众必定群情激愤;若是不答应,恐怕真要兵戎相见。”
阮经方握紧拳头:“大不了就打一场!我们越南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不可鲁莽。”潘清简摇头,“伊朗国力强盛,我们未必是对手。况且,若是开战,受苦的还是百姓。”
两人商议良久,最终决定先向国王禀报,再召集大臣共商对策。
翌日朝会上,越南国王阮福时听完汇报,眉头紧锁:“诸位爱卿,此事该如何处置?”
大臣们议论纷纷,意见不一。有人主张强硬应对,有人建议妥协退让。
这时,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陛下,老臣有一计。”
“哦?陈爱卿请讲。”
“依老臣之见,我们不妨采取'以退为进'之策。表面上答应伊朗的要求,暗地里却加以限制。比如开放海防港,但只允许伊朗商人在指定区域活动;允许他们进入北部,但必须缴纳高额关税。如此一来,既能暂时平息事端,又能维护我国利益。”
阮福时眼前一亮:“此计甚妙!潘爱卿、阮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潘清简和阮经方对视一眼,齐声道:“臣等赞同陈大人之策。”
“好,那就这么办。”阮福时拍板定案,“潘爱卿,你负责与伊朗公使交涉;阮爱卿,你要加强边境防务,以防不测,另外让飞龙军部署在芽庄,以防意外。”
飞龙军是越南新建立的军队,采用火枪火炮等国外武器。是越南尝试军事改革的第一步,将他放在芽庄也是为了防止伊朗突然袭击。
潘清简再次会见了米尔扎。
“公使阁下,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接受贵国的要求。不过,有些细节需要进一步商讨.”
听完潘清简的提议,公使眉头微皱:“这些限制条件.恐怕不太合适吧?”
潘清简裤笑道:“公使阁下,这已经是我国最大的让步了。若是贵国执意要强人所难,恐怕会适得其反。”
公使只好点头,“既然如此,那么我会禀报国内,沙阿答应下来我们就可以签约了。”
“那真是太好了,两国之间本来就是非常好的邻居。不要整天想着战争,各退一步就可以享受到永久的和平。”
公使回去发电报,而潘清简则庆幸国家躲过了一次灾难。只要等对方签约就可以了,应该也挺快的。
但这一等,又等来了更大的麻烦。沱灢的祆教神庙也遭到破坏,而且这次的影响更大,超过300人受伤。而且还影响到了顺化城,伊朗商人和教徒大量向公使馆跑去,潘清简就算是有九张嘴也不能劝解公使了,还是想想接下来咋办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