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访问巴格达(1/2)
第374章 访问巴格达
什叶派和逊尼派这么争论,那么伟大的纳赛尔丁沙阿在干什么呢?
答:在访问。
根据日程,纳赛尔丁会访问埃尔祖鲁姆、摩苏尔、巴格达、纳杰夫和巴士拉。视察当地的工厂、学校、清真寺和港口等设施,沙阿每到一地,就受到当地的欢迎。
“沙阿,这是巴格达最大的纺织工厂,投资超过100万里亚尔,雇佣4000名工人,顺利的话,第一年会生产价值60万的布。”
这是德黑兰纺织公司在巴格达的最大一笔投资,此时这家国营企业改名为波斯纺织公司。资产总值超过850万里亚尔,其产品在国内外非常畅销。
“这里还是要加快建设,纺织业是我国的重点产业,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来进行鼓励。”
纳赛尔丁看着崭新的纺织机和正在工作的工人,向着旁边的工商大臣、巴格达市长、工厂的经理等人说着建议。当然,他们也是要遵守的。
“沙阿放心,我们会进行努力,争取将这里变成我国最繁华的地方。”
纺织工厂只是巴格达的一个缩影,在当地还有其他工厂落户。新建的工业厂房,吸引了无数前往打工的人,而这些人的到来,又促进了商贸的发展,巴格达开始重新焕发出属于自己的繁荣。
参观完了工厂,纳赛尔丁要去水坝和附近的村庄看看。他们乘坐马车,赶往最近的村庄,沙阿的排场浩浩荡荡,沿途有许多民众向沙阿表示欢迎,不管是真心的还是被要求的,起码也是展现出沙阿的受欢迎度。
距离巴格达最近的哈巴卜村拥有农户180户,人口近千人。沙阿的到来让他们感到欣喜,都到村口迎接纳赛尔丁。
沙阿平易近人的报道已经宣传了很多,他竟然能和市民农民握手,并且关心他们的生活,这在哪个君主面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却做到了。
看着一望无际的农田,纳赛尔丁询问他们的生活。就像普通的家长一样,询问孩子们最近的情况。而农民的回答说自己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要不是土地政策的实行,他们的生活恐怕还得是原来那样。
土地政策是政府对新领土面临的土地问题进行的改变,巴格达条约签订后,伊朗通过地租条例,要求佃农的地租不超过收成的30%,且必须用现金支付。为了让政策彻底的实行下去,在当地的官僚都是经过政府层层批准,选拔的都是能力强、责任心高、对沙阿忠诚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