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南美洲的讨论(1/2)
第386章 南美洲的讨论
阿巴斯有些可惜,一切还得等父亲回来再说。不过他还是希望能够援助那些同胞,他可是听到不少关于西班牙殖民美洲的故事,里面殖民者对当地民众的残忍事情可是罄竹难书。他作为什叶派的信徒,有责任给这些异教徒一点颜色看看。
“大维齐尔,您能说一下智利吗?”
阿米尔点头,指着地图上那一个细条,这就是智利,他的旁边是一个叫阿根廷的国家。
“听说他们还在为了当什么总统争论不休,为什么不选个国王呢?”
“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国家被至于一个人的独裁之下。”
阿巴斯对这个理由嗤之以鼻,“这只不过是几个贵族妥协的结果,真以为这是什么灵丹妙药啊!
看看这些西班牙人的后裔——他们连自己的土地都管不好!”王子冷笑一声,“阿根廷和智利为了一片沙漠打了二十年,现在又为总统宝座撕破脸……这正是真主赐给我们的机会。”
穆拉德有所沉思,“但如果智利和阿根廷一起合作就会对我们有很大压力。”
不过这样的顾虑纯属没有,因为两国内的考迪罗内斗比对外还要厉害。保守派和自由派、联邦派和中央派等内斗,而伊朗趁机跨过安第斯山脉,将巴塔哥尼亚所有地区的部落连接起来。
由伊朗政府、宗教会议、王族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协会开始规划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打通安第斯山脉两边,增加港口和公路建设。
同时为了抵抗智利和阿根廷,大多数部落都皈依了什叶派。一些不愿意改信的也得到尊重,他们的目标就是抵制阿根廷和智利的进攻。同时也要发展当地的经济。
部分河谷地区可以适当发展农业,当地生产的粮食和水果用来满足当地民众。而其他地方则可以发展畜牧业,通过养殖羊驼和绵羊山羊,通过出口羊毛来获得收益。
伊朗在阿根廷的进展很顺利,在巴塔哥尼亚后,阿根廷还没有征服的潘帕斯地区也加入进来。这里的气候比南边要好多。协会开始将重心转移到这里,成为巴塔哥尼亚和潘帕斯行政区。
根据1860年的地区行政报告,一共有15万的原住民皈依了什叶派,还有3万没有皈依,但愿意效忠沙阿。他们在伊朗人的帮助下学习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原始社会迅速解体,农工商业获得发展,羊毛和粮食成为交易的大宗商品。
有了羊毛就可以发展纺织业,在克尔曼,已经有超过100台手工纺织机和6台机器纺织机,通过羊毛纺织,每年获得的收益可以弥补一半的行政开支。
但阿根廷内部面对伊朗的扩张,还在进行内斗。1853年,十三个省在圣菲制宪会议上批准建立阿根廷共和国的1853年宪法,但直到 1860年才称为阿根廷联邦。由于没有重要的贸易港口,布宜诺斯艾利斯离开联邦极大影响了联邦各省的经济,这也是内战再次爆发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