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邮政部门(2/2)
马赫迪哼了一声,将图扔在案上。案上还堆着邮政总局的月报,最上面那本记着上个月的信件数量:从德黑兰发往大不里士的信比去年多了40%,往布什尔港的包裹更是翻了倍——大多是我国商人寄给印度代理商的丝绸样品,或是从欧洲进口的钟表零件。可翻到乡村邮政那一页,墨水便淡了许多:亚兹德周边的二十个村庄,上个月只有七个收到了邮差,其余被部落拦住不得不回去。
“乡村的事也不能放。”他敲了敲月报,“上个月沙阿去伊斯法罕巡查,路过一个叫库姆的村子,村长跪在路边说,他儿子在德黑兰当兵,半年前写的信现在还没收到。沙阿回来就把我叫去骂了半个小时,说‘电报连到各个城市,却连不了自家百姓的家里’,这话你忘了?”
次官额头微微冒汗,赶紧从袖袋里掏出另一份折得整齐的纸:“这是下面报上来的办法——让部落的头人当‘乡村邮差’。他们熟悉山路,而且部落之间有约定,不抢带邮包的人。我们给头人发津贴,每月按送信的数量算,比养一队官府的邮差便宜一半。亚兹德省试过三个月,信件送到率从三成提到了七成。”
马赫迪想着这个,这部落还是个大问题,他需要和沙阿详细说说。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邮差的吆喝:“欧洲来的电报!急件!”
马赫迪和次官同时转头。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邮差捧着电报袋冲进院子,靴子上还沾着泥——看那样子是从布什尔港一路骑快马赶来的,至少跑了两天两夜。邮差把最上面一封印着“英国电报局”火漆的电报递上来,马赫迪拆开时手指都在抖:“俾斯麦把法国战俘送还了,看来他们要对巴黎动手了。”
马赫迪佩服俾斯麦的智慧,如果德军亲自下场动手,那会引起非常大的愤慨,本来因为赔款割地德国已经在法国积累了大量的仇恨,这要动手,那些在外省的农民也会加入反抗德国的对列。
因此,俾斯麦选择让梯也尔政府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允许法国军队通过普鲁士领土进攻巴黎,还释放了大量法军俘虏,以充实法国政府的军队,使其能够迅速扩大军队规模,从最初的两万人迅速扩充到十三万人。这些行动直接支持了梯也尔政府对巴黎公社的镇压。
这主要是出于多方面的战略和利益考量。俾斯麦急于实现《和约》中的条款,包括获取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以及50亿法郎的赔款,以巩固德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这封电报要赶紧汇报给沙阿!”
“但是大臣,沙阿这几天前往大不里士和巴库视察,只能用电报机传递过去。”
“那就行了,我们只需要关注邮政部的工作就可以。沙阿那边自有他的想法。”
马赫迪准备向财政部要1500万里亚尔用来推进邮政网络的延伸,此外还需要在东非和东南亚各自设立邮政总局。并且还可以开通其他生意,毕竟手中有这样一个物流网络,不用白不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