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新的欧洲格局(2/2)
同时,伊朗和奥地利之间的关系仍然在蜜月期。双方的贸易和人员往来密切,在奥斯曼的铁路中,有将近二分之一是两国建造的,距离打通两国陆上交通仅有一步之遥。
俾斯麦也清楚,奥地利和伊朗之间的关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硬要奥地利和俄国打好关系,信不信第二天伊朗就全面撤资,到时候一场经济危机都是简单的。
另外奥地利每年也从德国进口大量的军火和其他产品,奥地利的军队此时说不上是世界前列吧,但也比之前好了不少。为了维持军队和进口,伊朗的资金至关重要,想要让奥地利放弃这个是不可能的。
除了这些,对德国国内的邦国伊朗也是渗透不少。德意志帝国中还有王国、公国、自由市等其他政体,伊朗利用金钱来投入这些地方。特别是在国内第二大邦国巴伐利亚,路德维希二世获得了一笔350万里亚尔的资金用来修缮新天鹅堡,而对波斯地毯的喜爱又让他痴迷上波斯文化,他甚至准备修建一所伊朗文化的建筑,但被伊朗驻慕尼黑领事劝说,准备亲自到巴格达一饱眼福。
对于国王的举动,巴伐利亚的大臣们都表示默认,至少现在国王能正常处理一些事情了。总比之前精神病那样好多,也就默认国王的行为了。
这还只是个例,德国国内的城市里都能看到出售伊朗商品的店铺以及宣扬伊朗的设施。一千零一夜通过改订大量出售,成为了德国孩子们的图书,里面的故事也是让他们感觉到新鲜,对伊朗这个国家更加好奇。
俾斯麦对伊朗的渗透也是无可奈何,这不就是文化沙龙嘛,你打算怎么办,直接封了?那伊朗不得带着奥地利一起和你断交。但好在伊朗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反俄,其他的事情他不干涉。这才是俾斯麦真正要做的事情。
以德奥同盟为主轴,再联系西班牙和西西里,德国对法国的包围网开始形成。只要让法国孤立起来,他的计划就成功了。对于俄国,扶持伊朗就够了,这也是德皇邀请伊朗沙阿来柏林访问的原因。
而对英国,俾斯麦就相当直接,就是直接臣服。臣服于日不落帝国的国际秩序,德国未来不会寻找殖民地,不会发动任何一次战争,说到底,你想让我干什么都没关系!
如此恭顺的态度让英国高层非常满意,这个时代的英国是最鼎盛辉煌的黄金时代,上上下下弥漫着一种迷之自信。认为事情还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只要自己的海军和殖民地还在,其他国家就不可能挑战英国的地位。
而在解决了英国后,其他事情就好做了。对于俄国,保持稍微好点的态度就可以。毕竟俄国的粮食也是对德国国内容克的产业造成一定的困扰,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抓紧消化这些成果,德国现在,要起飞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