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奥地利的动向(2/2)
“我们的纺织厂、钢铁厂,现在全靠伊朗人的设备撑着。”
书房里顿时吵成一团,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忍一时”,先靠伊朗的资金和技术稳住经济、整顿军队;另一派则担心“引狼入室”,怕奥地利彻底沦为伊朗资本的附庸。弗朗茨坐在主座上,听着此起彼伏的争论,他想起几年前,奥地利还能凭着哈布斯堡的威望,在欧洲列强间周旋,可如今,却要在伊朗的资本诱惑间,做着选择。
内阁大臣们早已在书房两侧坐定,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外交大臣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俄国大使今早来找我,说若是我们和伊朗走得太近,可能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友谊。”
“俄国大使的‘友谊’?”弗朗茨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手指重重戳着贸易协议草案上“多瑙河航运权”那一行,“我国和普鲁士战争时,俄国的友谊在哪?我们在柯尼希格雷茨战败,维也纳街头满是讨饭的伤兵,俄国人只派了个领事来‘慰问’。”
财政大臣立刻起身,捧着厚厚的账本走到案前:“陛下,上月维也纳纺织厂的开工率已恢复到七成,全靠伊朗送来的新式纺纱机;利沃夫的粮食储备,也够支撑到明年春天。这些都是伊朗投资带来的实利。”他翻开账本,指着一行数字,“反观英法,他们撤走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所有的技术工程师,布达佩斯的机车厂至今还停着半台没组装完的火车头。”
“可多瑙河上游的航运权……”陆军大臣终于忍不住开口,他是“引狼入室”派的领头人,“那是我们扼守中欧水路的命脉!一旦给了伊朗人,他们的商船就能直抵维也纳,要是将来跟俄国起了冲突,他们断了我们的粮食怎么办?”
“这不用担心,匈牙利广袤的耕地可以弥补一部分,此外,罗马尼亚和巴伐利亚的粮食也可以进口。这些都可以成为我国的粮食进口地方。”
“现在能给我们送粮食的,只有伊朗人;能帮我们修铁路的,也只有伊朗人。”首相顿了顿,声音放低,“现在能帮助我们的,只有伊朗。就算是德国也比不上。”
弗朗茨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他想起祖先在位时,奥地利还是欧洲的主宰者,哈布斯堡的旗帜插遍中东欧。可到了他这一代,帝国早已外强中干:匈牙利人的独立呼声越来越高,捷克、波兰等地的民族运动此起彼伏,再加上英法资本外逃、经济衰退,若不是靠着德国的军事援助和伊朗的资金,这个庞大的多民族帝国,恐怕早就分崩离析了。
“外交大臣,”弗朗茨突然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你去回复俄国大使,就说奥地利与伊朗的合作,只限于经济领域,不会影响与俄国的‘传统友谊’。”他转向首相,“把贸易协议改一下,多瑙河航运权可以给,但伊朗商船必须优先运输奥地利的粮食和工业产品;利沃夫的免税商栈,只能经营商品贸易,不准涉足金融和矿产。”
目前只能这样了,奥地利总不能被伊朗资本压倒吧。本国内部也需要自己赚钱,就是不管怎么努力,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钱的速度。到处都需要钱,不然他也不可能寻求伊朗的支持。
奥地利和伊朗重新签署了经济协议,奥地利将进一步开放国内的产业给伊朗,而伊朗将和奥地利合资组建一系列企业,英国报纸评论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眼下的经济形势组建公司肯定会将资金赔光,这完全违反了市场规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