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境界”虚拟头盔(1/2)
第140章 “境界”虚拟头盔
“同化”这个词一出,气氛顿时更加凝重了一些。
这个词承载的历史和政治含义过于厚重。
林毅面对王部长的质疑,神色并未改变,反而坦然地点了点头。
“王部长问到了关键。我认为,在人类文明面临生存危机的当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些概念。”
“我认为,温和的、基于共同价值和自愿学习的文化吸引与深度融合,与历史上带有强制性的、不平等的‘同化’,有本质区别。”
林毅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并非要抹杀他们的民族特性,而是提供一个更优的选择。”
“我们展示的是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文明精神,是能够带领人类走出困境的道路自信。”
“我认为,如果这条路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吸引他们主动学习、靠近,并最终形成基于共同理念的‘认同’,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想,这不同于武力胁迫下的同化,而是文明先进性的自然辐射和吸引。”
林毅看向王录,又看向李振国和其他人。
“我们所做的一切,终极目标是为了汇聚全人类的力量,应对渊巢的威胁。一个拥有共同文化内核和价值观的‘蓝星共同体’,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将远胜于一盘散沙的松散联盟”
“这不仅是战略需要,或许也是文明存续的必然选择。”
李振国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林毅同志的眼光,很长远。文化的影响力,确实润物无声,却又根基深厚.”
“当然,王部长的顾虑也很重要,提醒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误解。”
他最后拍板道,“设立分校,辅以语言和文化教育,这个方向我认为是可行的,也是高明的。”
“具体操作上,如何把握‘认同’与‘尊重多样性’的平衡,如何设计课程体系,需要外事、宣传、教育部门和东锋军校共同深入研究,制定出细致、稳妥、有说服力的方案。”
李振国一锤定音,将林毅的提议,纳入了正式的决策轨道。
会议室内,众人看向林毅的目光,已然不同。
这位年轻的强者,不仅拥有颠覆性的武力,在战略思维和格局上居然也毫不逊色。
当最重要的两项议题基本敲定基调后,后续的会议内容转向了更为具体的科研攻关、基础设施恢复、民生保障等国内事务的汇报和讨论。
对于这些领域,林毅没有贸然发表意见。
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专注地聆听着各部门负责人的汇报。
将诸如“第七号大型聚居点电网初步恢复”、“新型抗旱作物在西北间隙区试种成功”、“三号地下兵工厂产能提升计划”等信息一一记在心中。
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如同拼图一般,帮助他更全面地了解当前夏国在废墟上重建的切实进展和面临的困难。
从一个国家的恢复能力,往往能窥见其未来的潜力。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李振国做总结陈词后,众人开始陆续离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