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110:远亲不如近邻(1/2)
第111章 110:远亲不如近邻
一九九七年的春节,裹挟着市场经济深入骨髓的躁动与希望,降临在华夏大地。
北影厂和其背后若隐若现的“电影厂联盟”,仿佛成了这躁动时代的一个微缩景观,而景观的中心,正释放出强大的磁吸效应。
另一边。
‘十八路诸侯’派来北影厂打工的一部分‘兵丁’,暂时回归到了原本的队伍里。
看着这些带着大包小包,穿着新衣,甚至置办了手机的工友,这些电影厂没有北上打工的职工,简直后悔死了。
饭桌上,邻里间,茶余饭后,话题总绕不开北影厂,绕不开那个叫王盛的年轻人,以及他一手打造的“盛影传媒”和那个神秘的“联盟”。
这些消息,都是子弟或他们父母故意散布的,有的是为了满足装逼需求,有的是想带上更多的人加入‘总帮主’的队伍里……
“老张家小子,在盛影传媒干业务,听说年底红包这个数!”有人神秘地伸出两根手指,引来一片啧啧惊叹。
“我老婆的侄女就在北影厂做剪辑助理,说是跟着那个什么‘小马师傅’,月月收入三千元!三千啊!你敢信?”
“听说过了年,北影厂那边要拍上百部‘电视电影’,正缺人手呢!灯光、摄影、场务、化妆……啥人都要!”
羡慕、嫉妒、后悔、以及一种迫切想要抓住机会的焦灼,在无数个家庭中弥漫。
那些原本还守着“铁饭碗”残梦,或是对外出打工心存疑虑的职工,亲眼看到曾经和自己一样困顿的工友、看着他们从小在自己眼前晃悠的子弟,如今兜里揣着厚厚的钞票,言谈举止间充满了对未来的自信,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了。
“跟厂里申请一下,也去北影厂干段时间试试?”这个念头如同春芽,在很多人心中破土而出。
“怎么申请?找谁联系?”
“简单!找那些已经过去的人问问呗!听说只要原厂同意借调,北影厂那边就接收,签劳务合同,工资月结,绝不拖欠!比在厂里干耗着强多了!”
……
这边。
夜幕降临。
除夕夜。
北影厂生活区王盛家中,一派热闹温馨景象。
小小的房间里挤得满满当当。
王保国、张秀兰老两口,陈良的父母被接了过来,韩三坪也带着女儿韩佳女来了。
老韩和妻子闹离婚,老家又在蜀省,前两年刚调来北影厂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要处理厂里各种矛盾,也不敢和同事、职工交心,再加上工作忙,过年往往就父女俩冷冷清清对付过去。
今年王盛特意邀请,老韩略一推辞也就答应了,他也乐意让女儿感受下这种大家庭的温暖。
年夜饭极其丰盛,张秀兰和陈母忙活了一下午的成果摆满了桌子。
韩三坪和王保国、陈父推杯换盏,聊着厂里旧事和未来规划;陈母则和张秀兰拉着家常,感叹孩子们有出息;韩佳女则成了团宠,小嘴甜甜地说着吉利话,逗得大家合不拢嘴。
最让韩佳女开心的环节莫过于发红包。
王保国、张秀兰、陈良父母,都笑呵呵地给了她压岁钱,每个红包摸着厚度,大概五十块的样子。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接过红包,看也不看就飞快地塞进自己袄口袋里,还用小手在外面按了按,一副“我的我的都是我的”的小财迷模样,坚决不让她爹韩三坪经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