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145章 143:小太妹(改)

第145章 143:小太妹(改)(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都元婴了,你说我没穿越? 人在洪荒,铭天刻道! 这NPC不削能玩? 末日序列车队:我能升级物资 这位明星过分热情! 民俗从丧葬一条龙开始 天下长宁 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 道起五脏观: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剑碎星辰

第145章 143:小太妹(改)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是一九九七年八月底。

燥热的京城夏日渐近尾声,初秋的凉意已在早晚时分悄然探头。

对于王盛和李晓冉而言,这个夏天收获的不仅是事业上的高歌猛进,还有一纸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京城电影学院管理系(王盛)和表演系(李晓冉)的入学通知,已于七月底随着全国高考分数的公布(7月24日出分)顺利送达他们手中。

九十年代中后期,正是国家高等教育并轨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关键时期。

所谓的“并轨制”(或称“双轨制”废除),简单而言,就是改变了之前国家计划招生(公费生)和调节计划招生(自费生、委培生)并行的模式,逐步实行所有学生都需要缴纳部分学费的制度。

虽然公费生与自费生的名义区别在快速淡化,但像北电这样的艺术院校,依然存在需要缴纳较高学费的“自费生”类别。

王盛和李晓冉便属于此类,学费对他们而言自然不是问题,这张文凭所代表的“科班出身”身份以及在体制内更好通行的“护身符”效用,才是王盛真正看重的。

开学前一周,王盛将手头积压的事务进行了集中处理。

电视电影业务在联盟的工业化流水线下稳步推进;《30天》的后期制作由霍健起盯着,已接近完成;“光线传媒”在王长钿和蔡怡浓的操持下,《快乐女声》的前期筹备和《京港爱情线》的剧组搭建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湘省经视的合作也已步入正轨;动画车间也正在完善。

确认没有必须自己坐镇不可的要务后,王盛兑现了带李晓冉出去走走的承诺,目的地选在了刚刚回归不久的港岛。

名义上,此行是视察《京港爱情线》在港的堪景工作进展。

王盛对这部蔡怡浓带来的开山之作采取了完全放手的姿态,并未过多干涉。

抵达港岛后,蔡怡浓忙于协调场地、与本地合作方接洽,实在分身乏术,便安排了自己在原“中国电影公司”为数不多留下、且对港岛颇为熟悉的一名本地职员阿明,负责充当王盛二人的向导。

王盛出门自然不会大意,随行带了四名从北影厂保卫科精挑细选出来的青年职工。

他们年纪在二十五六岁,个个身材挺拔,经过系统训练,眼神锐利,既能保障安全,关键时刻也能充任助理。

一行人手续早已办妥,轻松过关。

接下来的几天,阿明带着王盛和李晓冉穿梭在港岛的大街小巷。

他们登顶太平山俯瞰维港夜景,流连于中环的繁华与九龙城寨遗址的市井,乘坐天星小轮往返两岸,也去了庙街体验夜市风情。

许多在港片中耳熟能详的取景地——比如《英雄本色》里的码头、《重庆森林》里的半山扶梯——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李晓冉挽着王盛的胳膊,兴致勃勃,仿佛要将这座东方之珠的每一处精彩都刻入记忆。

夜晚,他们下榻在维多利亚港畔的半岛酒店。

预定的套房拥有极佳的视野,落地窗外便是璀璨夺目的港岛夜景,霓虹闪烁,船只穿梭,如同流动的星河。

某一晚,情到浓时,李晓冉被王盛抵在冰冷的玻璃窗上,身后前是繁华似锦的不夜城,身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五代风华 港综:我能刷忠诚度,最大方大佬 喧嚣未及之处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我速通了仙子们的游戏! 灵笼:十二符咒?我什么都不缺了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重生08,邪修创业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人在箱庭,是纯血龙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