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197:轰炸东京(2/2)
“看完电影,忍不住给远在老家的父亲打了电话。”——观众观影后的留言
“想起了已故的祖父,他也是个沉默寡言却用行动表达爱的人。”——观众观影后的留言。
“中国的风景太美了,想去旅行。”——年轻女性观众的普遍反应。
“电影里的狗演得太好了!通人性!”——爱狗人士的焦点。
口口相传的力量是巨大的。
进入第二周,观影热潮不仅没有减退,反而从几大核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
松竹映画趁热打铁,迅速增加了在札幌、仙台、广岛、神户等地的排片银幕,总规模突破了两百五十块。
报纸的社会版块开始出现关于“《那山那人那狗》现象”的讨论,分析这部中国电影为何能如此打动日本人心。电视的综艺节目甚至借用了电影中“父子同行”的概念,制作了相关的访谈环节。
唱片公司也嗅到商机,找到松竹,希望能发行电影原声碟——片中那悠扬恬静、充满民族风味的配乐,也成为了观众津津乐道的亮点之一。
到了十一月底,《那山那人那狗》已然成为日本社会一个小小的文化热点。
书店里,温瑞安的原著小说日文版被摆在了显眼位置(尽管电影与小说关系不大,但出版商敏锐地抓住了热点)。
旅游杂志开始策划“寻找电影中的中国秘境”专题。
……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底的一天,傍晚七点多。
京城,北影厂生活区,王盛家所在的单元楼。
客厅里飘散着家常菜的香气,张秀兰刚炒好最后一个青菜,王盛已经摆好了碗筷。
家里的那台二十一寸彩色电视机开着,音量调得不大不小,正在播放泱视一套晚七点的黄金档节目。
这是王保国雷打不动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关心国家大事。
王盛一边帮着盛饭,一边听着电视里主播字正腔圆地播报着新闻。
电视里隐约传出“首次访日”、“《那山那人那狗》风靡日本”、“……”
电视画面适时地插入了《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影院上映的短暂镜头:排队等候入场的日本观众、张贴着巨幅海报的影院门口、以及影片中湘西山水和父子同行的一个快速剪辑片段。
“嚯……”
王保国惊叹一声道:“没想到咱北影厂的片子还能和这么大的事联系上,盛子,你说韩厂长是不是这会乐疯了?”
张秀兰接话道:“肯定的,上个月,《30天》拿下百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韩厂长开心的让财务科给全厂职工发了红包。
这个月,前有《那山那人那狗》夺得大奖,后有《30天》拿下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韩厂长又让财务科给全厂职工发了两次红包,我看今天这新闻一出,韩厂长明天又要发红包咯。”
“发红包好啊……”
王保国一脸开心,接着问道:“诶,盛子,你那部新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12月4日,周五上映。”
一家人边聊着天,边吃着晚饭。
(本章完)